正确答案: C

被T细胞识别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题目:关于超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超抗原不需APC处理,只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结合部位在MHC-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外侧,MHC-I类分子不参与作用,T细胞反应频率为5%~20%。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正常人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参考范围是
  • 0.5%~5%


  • [单选题]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
  • 中毒颗粒

  • 解析: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时,其细胞核常固缩,胞质内出现空泡。在感染时,粒细胞可有明显中毒颗粒和空泡。

  • [单选题]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

  • 解析: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出现更幼稚的细胞阶段称核左移。

  • [单选题]关于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在血平板上培养没有溶血环

  • 解析:产单核李斯特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周围有狭窄的β-溶血环。

  • [单选题]同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起主要作用的移植抗原是
  • HLA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概念
  • 生物化学测定

  • 解析:随着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国际上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les)特征,提出了白血病另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即MIC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从而提出了MICM分型方案,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

  • [单选题]关于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的评价,哪项正确
  • 测细胞因子基因

  • 解析: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就是从基因水平检测细胞因子情况。

  • [单选题]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是
  • 16、18型

  • 解析: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有23型,宫颈癌患者以检出16、18型为多。

  •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孕中检查血清学唐氏初筛高危,需做羊水染色体基因诊断。羊水穿刺的最适时间段是
  • 18~24周

  • 解析:正常妊娠16周时羊水量约250ml,但此时的脱落细胞量较少。在临床上,一般选择妊娠18~24周进行羊水穿刺做染色体基因诊断。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疼痛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麻醉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中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