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减弱毒素的毒性作用

题目:下面有关毒素转变成类毒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外毒素经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便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内毒素叙述错误的是
  • 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 [单选题]冻干前在菌种悬液中加入的保护剂是
  • 脱脂乳粉

  • 解析:细菌常用冻干保存即冷冻干燥保存,先低温冷冻细菌,然后真空干燥去除菌体内的水分。在冷冻前为防止细菌损伤要加入保护剂,常用脱脂牛乳。

  • [单选题]有关消毒剂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乙醇

  • 解析:70%~75%的乙醇用作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

  • [单选题]体外扩增DNA或RNA的退火温度一般为
  • 56℃

  • 解析:退火温度一般是40~60℃之间,与PCR引物的GC含量有关,大多数情况下,引物为20个核苷酸左右,G+C含量约为50%的引物,55℃为最佳退火温度。

  • [单选题]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引起菌群失调
  • 以上都对


  • [单选题]培养分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采样标本可来源于
  • 唾液、小便和脑脊液

  • 解析:培养分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应该在发病早期采集,唾液、小便和脑脊液标本。

  • [单选题]肺炎链球菌由光滑型(S)转变为粗糙型(R),是因为
  • 失去荚膜

  • 解析: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有荚膜的光滑型(S)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失。

  •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口腔学专业知识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