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

题目:《麻黄碱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配方用的麻黄碱需凭何种证件

解析:《麻黄碱管理办法》(1999年)第十九条:购销麻黄素实行购用证明和核查制度,购买麻黄素须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查其合法用途和用量后发给购用证明,方可购买。办理购用证明时应提交上次购销麻黄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因故未购买的,须在购用证明有效期满后15日内将购用证明退回原发证单位。《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2010年)第二十一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豁免办理《购用证明》:(1)医疗机构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单方制剂和小包装麻黄素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根据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法,对晚期重度疼痛病人,应
  • 按需给药

    按量给药

    给予强阿片类药治疗


  • [多选题]以下哪几种解毒法属于生理性拮抗
  • 解磷定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

    纳洛酮快速解除吗啡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 [单选题]对驾车、高空作业、精密机械操作者在服用抗过敏药后
  • 休息6小时以上

  • 解析:本题考查荨麻疹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抗过敏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组胺受体产生抑制作用,引起镇静、困倦、嗜睡反应,多数人都能在数日内耐受。但对驾车、高空作业、精密机械操作者,在工作前不得服用或服用后休息6小时以上再从事上述活动。

  • [多选题]药物被动转运时
  • 是药物从浓度高侧向低侧扩散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影响

    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停止

  • 解析:被动转运方式有4个特点:①药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转运,当两侧浓度达到平衡状态时则转运停止;②不消耗能量;③不需载体,无饱和性与竞争性抑制;④分子小,脂溶性高,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被转运;反之,则不易。

  • [多选题]下列属于利福平的特点是
  • 口服吸收快而安全

    代谢物为橘红色

    在肝肠循环

    药酶诱导作用

    可进入脑中

  • 解析:利福平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1.5~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在大部分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包括脑脊液,当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增加。本品主要经胆和肠道排泄,可进入肝肠循环,但其去乙酰活性代谢物则无肝肠循环。可诱导肝微粒体酶。利福平的代谢物为橘红色,因此在服用以后,大便、尿甚至出的汗,颜色都会变红。

  • [单选题]甲硫氧嘧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 粒细胞缺乏症

  • 解析:甲硫氧嘧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为0.3%~0.6%。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2~3个月内,老年人较易发生,应定期检查血象。

  • [单选题]痿病的主要病理是( )
  • 筋脉失于濡养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循证医学基本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是相同的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息”。循证医学(EBM)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患者。循证医学评价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现有的相关信息证据进行收集归类分析,并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结果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证据进行挖掘深加工从而解决一个实际的医(药)学问题,与传统的经验医学相比,EBM更重视全面、系统、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以及证据对临床治疗的支持。所以,选项A中“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是相同的”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和系统性评价或荟萃分析。所以,选项B、C、D的叙述均是正确的。循证医学推荐强度分为A~D四级:A.结果一致的Ⅰ级临床研究结论;B.结果一致的Ⅱ、Ⅲ级临床研究结论或Ⅰ级临床研究的推论;C.Ⅳ级临床研究的结论或Ⅱ、Ⅲ级临床研究的推论;D.Ⅴ级临床研究的结论或任何级别多个研究有矛盾或不确定的结论。所以,选项E的叙述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