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氨溴索

题目: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活动后气促3年,咳黄脓痰伴气促加重2周”来诊。患者吸烟史45年,每日1包,已戒烟5年;2型糖尿病史10年;青光眼病史。查体:两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两下肺闻及湿性啰音。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紊乱。诊断: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②2型糖尿病;③青光眼。用药医嘱:①氨茶碱注射液0.5g+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②环丙沙星注射液0.4,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③茶碱缓释片0.2g,口服,每12小时1次;④氨溴索片30mg,口服,每日3次;⑤阿卡波糖50mg,口服,三餐时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
  • 激动β受体,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抑制组胺的释放

  • 解析:肾上腺素类药物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还能抑制过敏物质的释放,主要是抑制组胺、慢反应素等过敏物质的释放,从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和程度。

  • [多选题]下列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 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吸收

    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 解析: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①溶解度。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溶解于体液中,可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吸收。对于脂溶性药物,其油一水分配系数越大,从基质中的释放越缓慢;反之则快。所以,为增加吸收速度,药物以盐形式供用较以对应的盐基形式供用为好,亦可制成包合物。②粒径。药物在基质中不溶而呈混悬分散状态时,其粒径大小能影响吸收,小粒子的表面积大有利于释放与吸收。因此,一般制备混悬型栓剂的药物都宜微粉化。③脂溶性与解离度。脂溶性好,未解离型的药物透过性好,容易吸收;未解离的分子愈多,透过性愈好,吸收愈快;高度解离的药物,如季铵盐类化合物透过极微或不透过,很难吸收。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吸收均较快,但如果弱酸性药物pKa<3,弱碱性药物pKa>10,吸收则慢。药物的解离度一般受到用药部位pH值的影响,故而降低弱酸性药物pH值或升高弱减性药物pH值均可增加吸收。

  • [多选题]气与津液的关系可表现为( )
  •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 [单选题]患者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咽干舌燥,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 )
  • 阴虚感冒


  • [单选题]小建中汤的主治是( )
  • 虚劳里急


  • [多选题]用药频度分析的具体做法为
  • 确定DDD值

    求用药人次

    求每日治疗费用

    求购药金额序号和用药人次序号

    求购药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序号的比值

  • 解析:用药频度分析方法:确定DDD值(限定日剂量);以药品的总购入量除以相应的DDD值,求得该药的DDD数,即用药人次;分别计算与购入量对应的总金额数;以总金额数除以DDD数求得每天的治疗费用;对总购药金额、总购入量、DDD值、DDD数进行数据处理,求得购药金额序号和用药人次序号。求得购药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序号的比值,此比值是反映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标。比值越接近于1.0,表明同步越好;反之,则差。

  • [多选题]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 )
  •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 [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按劣药论处的情形包括
  • 超过有效期的

    擅自添加香料的

    不注明生产批号的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 [多选题]医院药学是
  • 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应用学科

    以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为目的

    药学部门提供的各项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的综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妇女保健(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中药学(副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MRI技师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