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PT
题目:患者男性,48岁,明确诊断肝硬化2年,最近2个月出现齿龈出血、双下肢水肿、腹胀。
解析:1 PT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2 这个检查时看凝血的时间和肝脏功能的,故C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胰腺癌无典型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取决于
是否发生转移
病变部位
对胰腺破坏程度
是否伴胆管梗阻
是否伴胰管梗阻
解析:胰腺癌的临床症状:1)上腹不适或腹部隐痛,常为胰腺癌的首发症状,疼痛的性质与肿瘤的部位及产生的原因有关。肿瘤导致胰管或胆管梗阻,胆汁排泄不畅,胆道内压力升高,病人可觉腹部不适及隐痛;当胰腺癌肿块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侵及或压迫胰腺周围腹腔神经丛时,病人常有顽固性的持续性腰背疼痛,疼痛为隐痛或钝痛,以夜间为甚,仰卧时常加重。2)由于胰腺癌所致的胰管阻塞,使癌肿周围及胰管受阻远端的胰腺组织呈炎症状态,局部胰腺水肿,胰液分泌减少或胰液排泄受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病人可伴有食欲减退,厌油腻饮食,或由于腹痛而害怕进食,出现体重下降。3)梗阻性黄疸的典型表现,肿瘤部位若靠近壶腹部,黄疸可较早出现,约90%的胰头癌有此症状,黄疸常持续且进行性加深。由于胆盐刺激皮肤,可致皮肤瘙痒。4)其他表现,腹泻、焦虑或抑郁、血栓性静脉炎、糖尿病、关节炎和脂膜炎等。故选:ABCDE。
[单选题]不属于四神丸组成的是( )
肉桂
[多选题]血浆蛋白经胃肠道丢失的机制为
黏膜通透性增加
淋巴管阻塞
黏膜破损
解析:胃丢失蛋白也就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而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组疾病。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1.胃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蛋白渗出或漏出。2.黏膜细胞损伤或缺失,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入肠腔。3.肠淋巴管阻塞,肠间质压力升高,使富含蛋白质的肠间质不但不能保持在间质中或被吸收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炎症区细胞外液和炎性液体渗出所致。故选ACD
[多选题]关于肝性脑病的氨代谢,下述哪些正确
大多数门腔分流术患者血氨及脑脊液中氨含量都增高
动脉血和脑脊液中氨含量明显相关
便秘时会引起血氨增高
结肠呈碱性环境时产氨增加
解析:1.因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升高不显著。氨主要是由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HP产氨也是一个来源),吸收入血进入循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起病急,症状重,10天内即出现危重症状,其导致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是肝衰竭后,血中增多的游离脂肪酸、硫醇、酚、胆酸、芳香族氨基酸等。患者起病后因病情危重,进食受影响,故相对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或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而言,其血氨升高不显著。故B错误。2.动脉血和脑脊液中氨含量明显相关即指动脉血氨含量升高,脑脊液中氨含量也会升高。两者成正相关。C正确。3.由于门腔静脉间有手术分流或自然形成的侧支循环,使门静脉中的毒性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体循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此型脑病的发生通常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去除诱因,脑病常可获得改善,受到诱因的作用又可复发。该型患者中多数伴有血氨升高。A正确。4.忌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腔内呈碱性,使氨离子弥散入肠黏膜进入血循环至脑组织,产氨增加使肝性脑病加重 。E正确。6.便秘时会引起血氨增高D正确。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沿着喉咙,夹于舌根部的是( )
足少阴肾经
[多选题]关于根除Hp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四联方案一般初疗程为10~14天
胶体次枸橼酸铋的常用剂量为480mg/d
解析:1.根除H.pylori治疗方案三联疗法 = PPI + 克拉霉素 这三种抗生素中的两种阿莫西林(或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疗程为7天,剂量为PPI 单粒剂量 BID;克拉霉素 250mg BID;甲硝唑 0.4 BID;阿莫西林 1.0 BID。CBS为胶体次枸椽酸铋,在消化性溃疡的三联治疗方案中加入CBS,则为四联治疗方案。故A错误。2.C中没有左氧氟沙星故错误。3.目前倡导的联合方案为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即1种PPI+2种抗生素和1种铋剂,疗程10~14天。故D正确。4.枸橼酸铋钾每次240mg,每天2次,餐前半小时服用。故E正确。
[多选题]肝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肝细胞变性坏死
肝细胞再生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解析: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单选题]不属于胸痹病因的是( )
心虚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