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运动过多
题目:患者,男,56岁。右下肢静脉曲张15年余。下列哪项不是造成其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
解析:下肢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等均可增加血柱压力,导致瓣膜承受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2岁青年,被电锯伤及右手小鱼际,有2.0cm×2.5cm的皮肤缺损,基底未见骨外露和神经外露,经清洗、消毒、清创后,应采取哪种修复方法
游离中厚皮片植皮
解析:游离中厚皮片植皮:平均厚度为0.3~0.6mm,包含表皮及真皮的一部分(薄中厚度皮片),或达到皮肤全层厚度的四分之三(厚中厚度皮片)。这种皮片因含有较多的弹性组织而具有全层皮的特点,收缩少,柔软,耐磨。供皮区又能自行愈合,所以临床应用广泛,应用范围如下:1.修复面部或关节处的皮肤缺损,或切除疤痕或肿瘤后所遗留的创面。2.修复功能部位的新鲜创面。但如有肌腱或骨面外露时,应先设法用附近的软组织将其覆盖后,再行植皮。3.健康的肉芽创面,要求功能与外观较高的部位。提干中提到,有2.0cm×2.5cm的皮肤缺损,基底未见骨外露和神经外露,符合游离中厚皮片植皮要求,故选D。
[单选题](2008)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
反酸、烧心
解析:胃灼热是指胸骨后和剑突下烧灼感,多在餐后一小时出现,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易发生,反流入口腔的胃内容物常呈酸性称为反酸,反酸常伴胃灼热,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
[单选题]在对一名神经症患者的治疗中,医生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状态,这种疗法称为
认知疗法
解析: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其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故选C。
[单选题]正常人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解析: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正常人维持体内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铁1~1.5mg。铁吸收部位主要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故选B。以二价铁形式吸收,三价铁形式运输,再以二价铁形式形成血红蛋白。
[单选题]女,10岁。发作性“愣神”2年。每次发作均突然发生,持续数秒钟。无需处理,突然好转。从未跌倒或出现肢体抽搐。神志转清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脑电图检查发现规律、对称的3Hz棘慢波组合。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典型失神发作
解析:本题考查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类型及脑电图特征。本例是一位儿童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生、突然终止的“愣神”,但仍能继续原来的活动,从未跌倒。脑电图的表现具有特征性,是典型失神发作的表现。正确答案应为D。复杂部分性发作,又称为精神运动性发作,因其病灶多在颞叶,因此也称为颞叶癫痫,故选项A、B、C三者是一回事,均为迷惑答案。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为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无意识障碍,对发作过程能充分回忆,本例患者与此不符,因此,选项E也不正确。
[单选题]女孩,15岁。月经周期丢三器粪,量多。此次月经持续10余天未净、量多,基础体温单相,采用较合适的止血方法是
大剂量雌激素止血后逐渐减量,2周后加用孕激素
解析:题中患者基础体温单相,考虑是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年龄15,提示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未能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控机制,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存在缺陷,FSH里持续低水平,月经中期无LH高峰形成,虽有大量卵泡生长,但不形成成熟卵泡并且排卵。因此可给予大剂量雌激素止血后逐渐减量,2周后加用孕激素,诱导稳定的周期性调控机制。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