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出生时、1个月、6个月
题目:1岁内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为
解析:小儿出生时、1个月、6个月分别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周岁时复查,如果免疫成功,3~5年加强;免疫失败者,重复基础免疫一般无反应,个别局部轻度红肿、疼痛,很快消失。所以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葡萄胎清除后随访时间至少为
2年
解析:葡萄胎排出后,仍有恶变的可能,故应定期随诊,至少2年。故选D。
[单选题]男,54岁。间断性上腹部不适4年,餐后加重,嗳气,增大组胺试验BAO为零,MAO为5mmol/h(正常17~23mmol/h),胃腔pH为4.5,最大可能疾病是
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解析: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养出Hp,本例胃腔pH为4.5,有间断性上腹部不适,餐后加重,嗳气,可按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故本题选B。
[单选题]描述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不正确的是
隐性感染
解析: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疾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各病例间联系的程度。①散发: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②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疾病流行时,各病例间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发病率高于当地散发发病水平的3~10倍。③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为大流行。④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
[单选题]治疗呼吸衰竭时,为建立通畅的气道应采取以下措施,除了
给予可待因止咳
解析:呼吸衰竭时为保证气道通畅可以采用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但应禁用可待因等强效镇咳药,因服用镇咳药后不利于痰液引流,且可待因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黏稠,潴留于气道内,加重呼吸衰竭,故本题选B。
[单选题]体位性低血压恢复正常时,心率加快的原因是( )
心交感神经冲动增多
解析: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
[单选题](2007)67%NaCl吸收在
近球小管
解析:近球小体是远曲小管和入球小动脉特殊分化的部分,系指远曲小管穿行于皮质时,和入球小动脉相接触的部位。近球小体由三种细胞组成。67%NaCl吸收在这个地方
[单选题]男,28岁。肚脐周围痛2小时,半天后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3天后,突然疼痛减轻,但是右下腹压痛,更加明显。对此患者首选检查是( )
腹部B超
解析:急性阑尾炎的首要特征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即开始时上腹及脐周阵发性疼痛,逐渐加重,数小时至十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右下腹痛为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所以应做腹部B超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