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解除病因
题目:
男,30岁。饱餐后突然上腹剧痛6小时,很快波及全腹,既往有间断上腹痛史,未系统诊治。查体: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
解析:这是一个急症病例,作为一名医生,首先应当善于发现问题,然后根据患者进急诊室后的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辅助检查以及处理方案。这是一道综合性应用题。根据病史和发病经过,应当首先考虑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如为胰腺、胆囊与阑尾炎症,不应有肝浊音界消失,所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而针对此时的诊断,辅助检查也应当优先选择立位腹部平片。患者发病时间较短,所以此时首选的治疗方法重点可为针对病因的处理,而并发症的处理应放到第二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男性,在耐火材料厂从事煅烧工作15年,现有明显的阵发性干咳,有少许黏液性痰,但难于咳出,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引起该症状的最可能因素是
石英粉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应用预防医学综合的思维方式。尤其在临床场所遇到某些特殊病例时,能否询问患者的职业和生活接触史,并根据其职业或生活的接触情况,结合出现的临床症状来判断可能的病因,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单选题]女,25岁。进食生冷饮食后上腹痛,恶心,剧烈呕吐,初为胃内容物,后为少量新鲜血,引起呕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解析: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目前已知有:①药物(最主要原因);②感染;③应激;④乙醇;⑤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⑥腐蚀性物质;⑦碱性反流;⑧缺血;⑨放射;⑩机械创伤等。
[单选题]表示某地1990-1994年肝炎病例的年龄分布,应该采用
直方图
解析: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用百分直条图或圆图;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分布情况用直方图;表示两事物的相关关系用散点图;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数值的大小用直条图;表示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或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迁的情况用线图。
[单选题]下列有关胆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胆总管长7~9cm,直径0.6~0.8cm
解析: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胆总管长7-9cm,直径约0.4-0.8cm。胆总管分四段: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乏特壶腹通常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
[单选题]医生评价辅助检查结果时,下列做法不符合医德的是
根据辅助检查的结果,诊治病人
解析:在辅助检查中,临床医生应遵循以下道德要求:①从诊治需要出发,目的合理;②知情同意,尽职尽责;③综合分析,切忌片面;④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其中,在评价辅助检查结果时,要综合分析。故选B。
[单选题]健康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肺炎链球菌
解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等。
[单选题]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3天后出现少尿,尿钠40mmol/L,其肾衰竭原因应是
急性肾小管坏死
解析:1.甘露醇为己六醇结构的低分子化合物,静脉注射后除极少部分在肝内转化为糖之外,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不再被肾小管吸收,从而使肾小管处于高渗状态,甘露醇过量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单选题]男,18岁,学生。咳嗽、发热1月余,多为干咳,下午3时发热,体温38.0℃,可自行退热,无咯血。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胸部X线片:右肺门处可见密度增高的团块影。"青霉素"治疗半月未见好转。查体:T37.3℃,消瘦,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门淋巴结结核
解析:患者青少年,慢性起病,以干咳、午后低热为主要表现,X线示右肺门处可见密度增高的团块影,肺门淋巴结结核可能性大。
[单选题](2012)参与联合脱氨基的酶是
谷氨酸脱氢酶
解析:联合脱氨基是指氨基酸先与α-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α-酮酸及谷氨酸,然后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原来的α-酮戊二酸并释放出氨。其余选项均不参与联合脱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