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甲、乙、丙各出资5万元合伙经营一餐馆。经营期间丙提出退伙,并声明放弃一切合伙权利,也不承担合伙债务,甲、乙均同意。丙退伙后,对退伙前的合伙债务,应( )。
  • 正确答案 :B
  • 承担连带责任

  • 解析:B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3条规定,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人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故B项正确。

  • [单选题](1)污水横流
  • 正确答案 :H
  • 3—1—2—4—5

  • 解析:事件的过程是:某酒店开业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引起了周围群众的众怒,最后遭到新闻媒体的曝光。

  • [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 解析:C“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是正确的,但违法行为也不一定都违反道德,譬如违反程序法的行为,一般不在道德的规范范围内,因此根本算不上违反道德,C项错误。

  • [单选题]马路上有编号为1、2、3、4、5、6的6只路灯,为节约用电,现要求把其中的两只灯关掉,但不能同时关掉相邻的两只,也不能关掉两端的路灯,则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法共有( )种。
  • 正确答案 :B
  • 3

  • 解析:当没有任何限定条件时,任意关掉两只灯的方法有C=15(种);关掉两端路灯的情况有9种;关掉除两端路灯之外其他相邻两只灯的情况有3种;故关掉符合题干条件的两只灯的方法有15—9—3=3(种),选B。

  • [单选题]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
  • 正确答案 :A
  •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 解析:按照规则的行为模式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作一定行为或不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又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 [单选题]债务人提存标的物时,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何时中止?( )
  • 正确答案 :D
  • 提存有效成立

  •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提存是债务关系消灭的原因之一,债务人提存后,债务人的债务即消灭。无须通知债权人。

  • [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 )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正确答案 :A
  • 公共利益

  • 解析:该题测试的是对宪法中有关土地制度规定的准确把握程度,《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 [单选题]清朝的基本法典是( )。
  • 正确答案 :C
  • 《大清律例》

  • 解析:C《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开始制订,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正式颁行天下。其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七篇。自乾隆年间修订完成后,《大清律例》成为清朝的基本法典,尤其是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极少修订,后世各朝只是对律文之后的“附例”予以增修。

  • [单选题](1)风和日丽 (2)扫兴而归(3)天气骤变 (4)游八达岭(5)雷电交加( )
  • 正确答案 :D
  • (1)一(4)一(3)一(5)一(2)

  • 解析:本题讲述的是风和日丽决定游长城,后天气突变,遭遇雷雨,最终扫兴而归的事件。按天气的由好变坏情况即可找出正确答案。

  • [单选题]下列行为属于要约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甲在某媒体上做广告,出售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所载商品售与最先支付现金的人。”

  • 解析:D【解析】要约又称发盘、出盘、发价或报价等,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发生法律效力,必须具备特定的有效条件:第一,要约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人作出的意思表示;第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第三,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第四,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具体到本题中,A项,甲的儿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订约能力,因此其作出的要约无效。B项,甲向乙发出的要约内容不明确、不具体,而且“准备考虑”表明甲不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C项,甲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的,应该视为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D项,正确。尽管甲也是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但是甲在广告中明确注明了“本广告所载商品售与最先支付现金的人”,表明甲作出的是一项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法律只有在以下两个条件下允许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一是必须有明确表示其作出的建议是一项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二是必须明确承担向多人发出要约的责任。

  • 查看原题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政法干警 公选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