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磁共振成像完成的时间是
  • 正确答案 :D
  • 1978年

  • 解析:磁共振成像完成的时间是1978年。

  • [单选题]关于CT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可口服对比剂

  • 解析:口服对比剂不属于增强扫捕范畴。

  • [单选题]CT图像的动态显示范围较大,是因为
  • 正确答案 :E
  • CT图像可以作窗宽、窗位调节

  • 解析:CT图像的动态显示范围是指对人体组织CT值显示范围的能力,人体组织CT值的范围划分为一1000~1000,有2000个分度,而人的眼睛仅能分辨16个灰阶,若能将2000个灰度级都观察到,必须分段显示。这项任务是通过窗宽、窗位的调节完成的。滤过函数算法的选择,只是改变像素的重建数据。窗宽、窗位调节的是灰度级差。

  • [单选题]核磁共振现象对于下列哪项科学发展无重大意义
  • 正确答案 :B
  • 天文学

  • 解析:1946年美国的Bloch和Purcell教授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这一发现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天文学主要应用光学成像。

  • [单选题]截断伪影表现为
  • 正确答案 :B
  • 在高低信号差别大的两个环境界面出现环形黑白条纹

  • 解析:截断伪影是因数据采集不足所致。

  • [单选题]人体含量最多的原子是
  • 正确答案 :C
  • 氢原子

  • 解析:人体内最多的分子是水,水约占人体重量的65%,氢原子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原子。

  • [单选题]关于相位编码梯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与RF脉冲同步作用

  • 解析:利用相位编码梯度磁场造成质子有规律的进动相位差,用此相位差标定体素空间位置。在作用期间,体素所发出的RF信号并不利用。因此,相位编码梯度又叫准备梯度。其与选层梯度、频率编码方向垂直。先使用选层梯度场,然后相位编码,最后频率编码即采集数据。

  • [单选题]颅脑不包括的内容有
  • 正确答案 :E
  • 脊髓


  • [单选题]CT质量控制是指
  • 正确答案 :C
  • 监测和维护成像设备系统的一种方法


  •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眼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妇产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