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是否具有要式性
题目:遗赠扶养协议和赠与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赠与合同和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赠与合同未必采取书面形式,而遗赠扶养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可见,A项表述正确,是正确答案。赠与合同和遗赠扶养协议都属于双方法律行为。可见,B项不是二者的区别。赠与合同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权利人都具有不可代替性。可见,C项不是二者的区别。赠与合同和遗赠扶养协议都属于诺成性行为。可见,D项也不是二者的区别。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内容属于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是( )。
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解析:解析:本题考的是有关宪法修改的内容。我国1982年《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多选题]关于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 )。
犯罪目的是有些犯罪的必备要件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但可以有其他目的
犯罪动机通常是重要的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
同一犯罪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同一犯罪动机可能实施不同的犯罪
解析:解析:犯罪目的是有些犯罪的必备要件,如以营利为目的是赌博罪的必备要件,以出卖为目的是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必备要件,如不具备法律所规定的特定目的,就不构成该种犯罪。A正确。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但可以有其他目的。B正确。犯罪动机通常是重要的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动机是否恶劣是酌定从重或者从轻处罚的重要理由。C正确。同一犯罪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如杀人可能出于奸情、仇恨、图财、激愤等不同的动机;同一犯罪动机可能实施不同的犯罪,如仇视社会的心理可能推动人实施杀人、放火、爆炸等不同的犯罪。D正确。故A、B、C、D均为正确选项。
[单选题]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权利的是( )。
抵押权
解析:解析:在民法领域,权利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权利的仅限于抵押权(如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权、以“四荒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权、与主权利一并设定抵押权的地役权等)和质权两种,故选B项。所有权的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但绝对不能是权利,故排除A项。地役权的客体仅限于不动产,动产和权利不能成为地役权的客体,故排除C项。留置权的客体只能是动产,故排除D项。
[单选题]是对选民资格的法律认可,是关系到公民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能否行使选举权的重大问题。
选民登记
解析:解析:选民登记是对选民资格的法律认可,是关系到公民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能否行使选举权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