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

题目: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解析:法制泛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法治是指在某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包括制订者本身和执行者。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真理是指人们( )。
  • 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 解析: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 [单选题]下列哪项最能提示左心功能不全?( )
  • 交替脉

  • 解析:A【解析】奇脉提示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水冲脉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脉短绌提示有心房颤动、频发早搏等心律失常;细脉可见于心力衰竭;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 故A是正确答案。

  • [单选题]许多影视明星代言的电视购物广告产品,很大程度上都有虚假成分,一些产品的效果和疗效被远远地夸大,使得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了产品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心理期待和治疗效果。
  • 切莫轻信明星代言

  • 解析:意图推断题。本段文字针对的是“明星代言的电视购物广告产品”,而非单纯的“电视购物广告产品”,尽管是明星代言,很大程度上却存在虚假成分,消费者使用后迭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不能轻易相信明星代言的广告产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 [单选题]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价值观

  •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的是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怎样看待自然资源,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看待人自身的发展。而“怎样看待”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选择层面的问题。

  •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3个

  • 解析:2001-2008年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位居前五名的年份为:2007年(26.5%)、2006年(23.9%)、2005年(22.8%)、2004年(22.8%)、2008年(22.6%),I说法正确;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加值为:721.30÷(1+16.2%)≈621,则721.30-621=100.30≈100(亿元),Ⅱ说法正确;2008年重工业的增加值约比轻工业多:(1387.06-589.35)÷

  • [单选题]音乐是声音中最早进入电影的一个艺术__________,它向来以擅长表现感情、__________气氛而受到编创人员的喜爱。
  • 元素、渲染

  • 解析:“环节”,比喻互相关联的许多事物的一个,文段并未谈及音乐与其他艺术的互相关联,A项“环节”不合适;“手段”,指本事、技巧,或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方法,音乐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手段,排除C项。“调动”往往是将气氛引往轻松、积极、欢快的方向,而“渲染”则是多维的,更符合音乐在电影中所起的作用;“形式”是就分类而说,而“元素”强调的则是组成整体的一个部分,准确表明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位置。所以答案为B。

  • [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因为( )
  • 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内在矛盾,对唯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科学的改造,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并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了出去。故选D。

  • [单选题]甲与乙共谋枪杀丙,两人先后开枪,甲未击中丙,乙击中丙,造成丙死亡,甲构成( ).
  • 故意杀人既遂

  • 解析:25.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构成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两人合谋属共同犯罪,不管谁致他人死亡,均属犯罪既遂.

  • [多选题]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可以从客观世界找到它的原型

  • 解析: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印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是不是对存在的反映,而在于前者的反映是近似真实的,后者的反映则是虚假的。由此可见,A、B、D项正确。而C选项在此处设置了一处陷阱。鬼神本身即为歪曲反映,因此这要求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审题。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村官 公选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