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一些“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鸟巢一代”,这些年轻入擅长与外国人对话,且爱国心强,北京奥运会是他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

题目: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解析:A选项,“响应”缺少宾语;B选项结构混乱;C选项“之所以”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里引出结果,后一分句阐述原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咖啡:茶
  • 香槟:红酒

  • 解析:咖啡与茶都是提神饮品,都是需要用水泡饮的;大麻不同于香烟,在我国是违禁毒品,排除C;酸奶与奶酪都是乳制品,但酸奶是饮品,奶酪是食品,排除A;巧克力不同于冰激凌,冰激凌需要冷藏.排除D;而香槟与红酒都是属于酒类,且大都用于宴请场合,故选B。

  • [单选题]甲的父亲死后,其母乙将其家住宅独自占用。甲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乙提供生活费。乙将甲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甲每月向乙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
  • 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 解析:本案中,法官作出的判决能引起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故B项正确。法官的判决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事实的一种,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之一。它可以在原、被告之间引起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关系。因而C项错误。从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因此,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甲既负有赡养母亲的义务,也享有在家居住的权利,而并非一味地承担义务,不享有权利。故A项错误。子女赡养父母是个道德问题,但是,经国家认可的部分就成为国家的法律,就变成了一个法律问题。赡养问题在我国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故D项错误。

  • [单选题]某地突发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乙离开自己的住宅躲避自然灾害。两天后,大雪压垮了乙的房屋,家中财物散落一地。灾后最先返回的邻居甲路过乙家时,将乙垮塌房屋中的2万元现金拿走。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构成盗窃罪

  • 解析: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公私财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的财物必须是依据五官的功能可以认识的有形的东西。控制和占有是事实上的支配。这种支配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的有形的支配。有时占有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观念。必须考虑到物的性质,物所处的时空等,要按照社会上的一般观念来决定某物有没有被占有。有时即使在物理的或有形的支配达不到的场合,从社会观念上也可以认为是占有。例如,在自已住宅的范围内一时找不到的手表、戒指,仍没有失去占有。如没有回到主人住所和主人身边习惯的牲畜即使离开了主人的住所,仍属主人占有。震灾发生时,为了暂时避难而搬出去放置在路边的财物,仍归主人所有。因此,本题中,虽然乙的家已经被大雪压塌,但是,乙家中的财物仍然被视为乙的财产且被乙所控制和占有,甲将乙垮塌房屋中的2万元现金拿走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

  • [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评建议和意见均由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 解析:除乡镇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评建议和意见由该级人大主席团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外,其他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评建议和意见均由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C错误。

  • [单选题]某次消防知识竞赛,比赛规定,每答对一题得4分,每答错一题倒扣2分,没答的得0分。一共30题中,某消防员只有5题没答,最后他一共得70分。则他一共答对( )道题。
  • 20

  • 解析:设他一共答对X道题,已知没回答的题有5道,故可得答错(30-5-x) 道,依题意列方程:4x-2(25-x)=70,得x=20。故选D。

  • [单选题]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 这堂课,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 解析:B项可以理解为“小张做的衣服真好看”也可以理解为“小张穿的衣服做的真好看”。C可以理解为“这辆自行车本身没有车锁”也可以理解为“这辆自行车放在那里,但是没有上锁”。D可以理解为“这个人不认识老师”也可以理解为“老师不认识这个人”。

  • [单选题]填人文中【】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纵横

  • 解析:“密布”和“遍布”都与“众多”有语义重复之嫌,排除B、C两项;“罗列”不如“纵横”生动,故本题答案为A项。

  • [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绝对不享有选举权的有( )。
  • 外国人

    无国籍人

  • 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选A、B项。至于精神是否正常、作风是否正派、文化素质是否较高等,在所不问。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政法干警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选调生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