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自然人终身及其死亡后50年

题目: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为自然人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软件是合作开发的,则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 12月30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IP地址由_______位二进制数组成。
  • 8


  • [单选题]在浮点机中,下列( )是正确的。
  • 不同的机器数有不同的规格化形式


  • [单选题]●某企业2月份的销售额比1月份增加了10%,3月份的销售额比2月份减少了10%,因此,3月份的销售额比1月份(5) 。(5)
  • 减少了1%


  • [单选题]在微型计算机中,内存储器通常采用(8)。
  • 半导体存储器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主存的构成。内存储器通常是指我们常说的主存或内存,是计算机硬件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并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且必须满足存取速度快的要求。在选项中的各种存储器中,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最快。目前,计算机内存都是采用这种类型的存储器。磁芯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和光存储器都用在计算机中做辅助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不需要立即使用的信息,一旦需要,再和主机成批交换数据,是主存储器的后备。它们的特点是存储器容量大、速度慢、可靠性高、价格低。

  • [单选题]在Linux网络配置中,可以通过运行(1)命令来设置主机名字。在不使用DNS和 NIS进行地址解析时,为保证解析器能找到主机的IP地址,必须将所使用的主机名字写入(2)文件中。解析器的功能是(3)。Linux中提供名字服务的程序是(4)。配置文件“host.conf”的主要作用是规定解析器所使用的(5)。
  • hostname


  • [单选题]CMM模型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属于4级以上的关键过程域是(14)。
  • 定量的过程管理

  • 解析:解析:CMM是对软件组织进化阶段的描述,随着软件组织定义、实施、测量、控制和改进其软件过程,软件组织的能力经过这些阶段逐步前进。CMM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描述、特点、关键过程域详见表5-2。

  • [单选题]
  • B. 湿度 C. 噪声 D. 磁场

  • 噪声

  • 解析:解析: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硬盘会因为环境不好和保养不当而影响寿命,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照明度、锈蚀、电磁干扰、静电和电源问题等。高温是影响到磁头的电阻感应灵敏度,所以才会产生读写错误,而噪声对磁盘几乎没有影响,所以答案为C。

  • [单选题]
  • B. 分组交换 C. 电路交换 D.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 解析:解析:电路交换的接续路径是采用物理连接的,信息传输延迟小,且是固定不变的,它适合于大量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少量信息传输时效率不高。目前,电路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网是利用现有电话网实现的,用户数据透明地传输,要求收、发双方自动进行速率匹配。分组交换方式非常适合于具有中等数据量而且数据通信用户比较分散的场合。数据通过分组交换再通过中间节点时,中间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机制进行传输。在虚电路分组交换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先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因为这条逻辑通路不是专用的,所以称之为虚电路。ATM具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双重性。ATM面向连接,它需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由信令拆除连接,但它摒弃了电路交换中采用的同步时分复用,改用异步时分复用,收、发双方的时钟可以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带宽。ATM的传送单元是固定K度53B的CELL(信元),信头部分包含了选择路由用的VPI/VCI信息,因而它具有交换的特点,它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在协议上它将OSI第三层的纠错、流控功能转移到智能终端上完成,降低了网络延迟,提高了交换速度。

  • [单选题]某计算机的地址线、数据线均为8位,一条两字节的相对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存于内存20H和21H单元中,指令操作码存放在20H中,存放在21H中的位移量为15H。则取该指令时PC(程序计数器)为(58)H,该指令执行结束时PC为(59)H。
  • 20

  • 解析:解析:由于两个字节的相对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存于内存20H单元和21H单元中,当 CPU准备取出该指令时,PC的内容必定指向存放该指令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即PC=20H。当CPU取出该指令准备执行时,PC的内容为22H,而取出的位移量为15H,执行该指令时是:PC+位移量→PC。因此,该指令执行结束时PC为37H。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计算机四级 微软认证 Linux认证 JAVA认证 软考高级 职称计算机 通信工程师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 计算机操作员高级 其他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