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重大责任事故罪
题目:甲在生产作业期间,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供电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烧毁厂房,致3名工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
解析:解析: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失火罪客观上都可能危害公共安全,主观上都是出于过失。其区别在于:(1)发生的场合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必须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与生产、作业活动具有直接关系,因而危害的是作为公共安全组成部分的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安全。失火罪一般发生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与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没有直接关系,犯罪客体涉及公共安全的诸多方面。(2)犯罪主体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厂矿、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而失火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组成实行( )。
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
解析:解析: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在香港和澳门成为特别行政区后,两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将单独选出,不再列入广东省的名单。这表明,我国实行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多选题]洗钱罪所指的违法所得包括( )。
毒品犯罪所得
走私犯罪所得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192条的规定。
[单选题]就法律的对人效力而言,我国采用( )原则。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解析:解析:在法律的对人效力方面,近现代国家多数均采用结合主义(也称折中主义、综合主义)原则,即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我国也是如此。
[单选题]下列何种表述属于法的规则?( )
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解析:解析:区分法律原则、规则的关键是看其提供的法的三要素是否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凡是对假定条件、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均未明确规定者即为原则。各选项中C选项中的行为模式具有明确性、确定性,故是法律规则。
[单选题]商标权续展期限是( )。
10年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商标权的续展。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且续展次数不受限制。续展注册经过核准后,予以公告。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这是一道记忆性试题。
[多选题]法产生的基本标志是( )。
国家的产生
权利与义务的分离
解析:解析:法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开始分离的情况下出现的。
[单选题]立法主体的合宪性,是指在所有法律的制定过程中,法律制定主体必须有( )赋予的权力。
宪法
解析:解析:所谓合宪性,是指必须符合宪法的精神和规定。就立法主体的合宪性而言,指法律制定主体必须有宪法赋予的法律制定权。
[单选题]男女双方结婚后,一方请求撤销该婚姻关系的正当理由是( ).
受胁迫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可撤销婚姻。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关系,因欠缺婚姻合意,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婚姻。婚姻因受胁迫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视为自始不存在。可见,申请撤销婚姻的事由仅限于受胁迫而结婚,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排除B项、C项和D项。注意:第一,可撤销婚姻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一种,但不能完全套用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理论,对于可撤销民事行为而言,包括的情形有受欺诈、受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等,但可撤销婚姻仅有受胁迫一项。第二,可撤销婚姻作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适用撤销权期间的有关规定,即受胁迫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
[单选题]美术家吴某把自己画的一幅美术作品——山水画拍卖给商人刘某。关于吴某和刘某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吴某不能从刘某处取回该画进行展览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美术作品展览权随物权的转移。根据著作权和物权分离的原理,著作权中作品物权的转移,不视为著作权的转移。如美术作品经过买卖合同发生作品所有权转移的法律后果,但是著作权并不转移。比如,改编权,汇编权、表演权、署名权都不能发生转移,如果所有人想要取得某些著作权,必须依照合同的约定才能取得。著作权法规定,对于美术作品,其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著作权的转移,但是美术作品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换句话说,原件的展览权随着物权转移而发生转移的法律后果。本题中,吴某将画卖给刘某,该画所有权已经从吴某处转移到刘某处,刘某已经拥有该画的所有权,同时该画的展览权也随物权转移,因此,吴某举办个人画展时,无权从刘某处取回该画。可见,A项表述错误,B项是正确答案。刘某拥有该画所有权,自然享有对该画的处分权,因此,刘某有权转让该画。可见,C项表述错误。画的所有权转移不意味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转移,因此,D项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