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拐卖儿童罪
题目: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三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4000元将弃婴卖出。甲的行为构成( )。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甲的行为是出卖而不是拒绝抚养,不构成遗弃罪;拐卖儿童罪和拐骗儿童罪都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都是以儿童为对象,都可以采取欺骗手段,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前罪以出卖为目的,后罪的行为人不以出卖为目的,一般是供自己或他人收养、奴役;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权利,甲的行为是以出卖为目的,并实施了出卖行为,侵犯了弃婴的人身权利,符合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故并非诈骗罪。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汉代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 )。
令
[单选题]法国的宪法保障机关是( )。
宪法委员会
解析:解析:法国的宪法保障机关是宪法委员会。
[单选题]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 )责任。
无限连带
解析:解析:基于合伙组织与合伙人之间的牵连关系,我国法律规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ABD是错误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下列不是法治原则的是( )。
公民权利的绝对化原则
解析:解析:法治的原则一般有四个:(1)通过法律对权力的控制原则;(2)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原则;(3)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原则;(4)公民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原则。因此本题选项中的D是错误的。
[单选题]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6年。根据法律规定,其配偶( )。
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解析:解析: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6年,符合宣告失踪的“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的状况超过2年的期限”条件;也符合宣告死亡的“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或者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超过4年的法定期限”条件;配偶是申请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利害关系人,且在申请宣告死亡利害关系人中处于第一顺序,不受其它利害关系人影响。
[单选题]在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中,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为( )年。
1
解析: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在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中,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为1年。因此,BCD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按照法律规范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法律渊源分为( )。
成文法渊源与不成文法渊源
解析:解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渊源作出不同的分类。主要渊源与次要渊源的划分依据是地位不同;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的划分依据是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的划分依据是与法律规范的关系;而成文法渊源与不成文法渊源的划分依据则是法律规范载体形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