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97%
题目:正常人每日排出的尿液中,水分占(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尿液中水分的含量"。尿液是人体泌尿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正常人每日排出尿液1000~3000mL;儿童每小时3~4mL/kg,其中97%为水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颗粒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粉尘飞扬比散剂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点是颗粒剂的特点。颗粒剂的特点:①剂量较小,服用、携带、贮藏、运输均较方便;②色、香、味俱佳深受患者欢迎;③肠溶颗粒耐酸而在肠液中释放活性成分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可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避免对胃的刺激性;④可制为缓释、控释制剂而达到缓释、控释的目的;⑤适于工业生产,产品质量稳定;⑥必要时进行包衣可增加防潮性,亦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⑦某些中药颗粒具有一定吸湿性,包装不严易吸潮结块;少数品种颗粒松散,细粉较多。颗粒剂因为已经将粉末制备成颗粒,粉尘飞扬比散剂小。所以选择D。
[单选题]注射剂和非处方药
列出所用的全部辅料名称
解析: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要求:①药品说明书应当列出全部活性成分或者组方中的全部中药药味。注射剂和非处方药还应当列出所用的全部辅料名称。药品处方中含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成分或者辅料的,应当予以说明。故选D。②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文字表述应当科学、规范、准确。非处方药说明书还应当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③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予以核准。药品的标签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其内容不得超出说明书的范围,不得印有暗示疗效、误导使用和不适当宣传产品的文字和标识。
[单选题]下列为酯树脂类中药材的是( )
血竭
解析: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脂、血竭等。
[单选题]茯苓皮及茯苓块的干燥方法为
阴干
解析: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收集削下的外皮,阴干,称“茯苓皮”。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茯苓皮: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面淡棕色并常伴有白色或淡红色的皮下部分。质较松软,略具弹性。气微,味淡,嚼之粘牙。答案选C
[单选题]脱证神昏者,忌用
开窍药
解析:本组题考查用药的禁忌证。脱证神昏者,忌用香窜的开窍药,以免耗气伤正.
[多选题]车前草的原植物有
车前
平车前
解析:车前草Plantaguus Herba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全草。药材车前:根丛生,须状。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长6~13cm,宽2.5~8cm;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明显弧形脉5~7条;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浅齿。穗状花序数条,花茎长。蒴果盖裂,萼宿存。气微香,味微苦。平车前:主根直而长。叶片较狭,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4cm,宽2~3cm。答案选AB
[多选题]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的操作适用的药材类型是
树脂类药材
动物粪便类药材
含黏液质较多的药材
解析:本题考查炙法的操作方法。先炒药后加醋多用于树脂类、动物粪便药物,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先炒药后加酒多用于动物粪便类药材,如五灵脂: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车前子等,应先炒后加盐水。
[多选题]药用部位为花的某一部分的是 ( )
西红花
蒲黄低
莲须
解析:西红花为番红花的柱头;蒲黄为花粉;莲须为雄蕊
[单选题]"小毒"中药是
吴茱萸、蛇床子
解析:2015年版《中国药典》载有毒性药材和饮片共计83种,其中有大毒的饮片10种,如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草乌、斑蝥等;有毒的饮片42种,如三颗针、山豆根、天南星(制天南星)、制川乌、木鳖子、附子、雄黄等;有小毒的饮片31种,如土鳖虫、川楝子、苦杏仁、吴茱萸、北豆根、重楼、蛇床子等。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