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
题目:患者男性,52岁,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采用ESVEM标准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其中表述ESVEM标准不正确的是
解析:用动态心电图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目前采用ESVEM标准,但没有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这条标准。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与自律性增高的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后者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终止其发作
解析: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只能使自律性增高的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减慢,而不能终止其发作。
[单选题]心律失常中产生折返的基本条件不包括下列哪项
另一条传导加快
[单选题]左心室增大可呈现以下X线征象,但除外
肺动脉段膨凸
解析:肺动脉段膨凸为右心室特别是右心室流出道增大的间接征象。
[单选题]关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RP′间期<70ms
解析: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房室间存在旁路的患者,当一个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出现后,旁路处于不应期,激动沿正常房室结下传至心室,心室激动后又经旁路逆传至心房,如此持续发生便形成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路径为:心房-房室结-心室-旁路-心房。其心电图特征为:心动过速可被期前收缩诱发或终止;心率常为150~250次/分,节律规整;QRS波群形态一般与窦性下传者相同,亦可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逆传P′波位于QRS波群之后,RP′间期>70ms。
[多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的是
交叉感知
T波感知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解析:感知阈值设置过高常引起感知不良,而非感知过度。
[单选题]二尖瓣重度反流是指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
>40%
解析:二尖瓣关闭不全时,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可评估二尖瓣的反流程度:<20%为轻度反流,20%~40%为中度反流,>40%为重度反流。
[单选题]以下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但应除外
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解析: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主要依靠动态心电图检查。
[单选题]冠状窦的组织结构相似于
大静脉
解析:冠状窦由心静脉的终末部分构成,其组织结构与大静脉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