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F

颅脑MRI 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肿瘤标志物 血清副肿瘤相关抗神经元抗体

题目:患者男,56岁。因“四肢活动不稳、多动、力弱7个月”就诊。四肢不自主活动,表现为双上肢舞蹈样动作,双下肢不自主抖动,症状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自患病以来体重减轻20kg,大小便可自控。查体:BP 125/95mmHg(卧位)、75/50mmHg(坐位);贫血貌,意识清楚,吟诗状语言,近记忆力差,四肢均匀肌萎缩,肌力5级,肌张力明显减低;四肢针刺痛觉减弱,音叉振动觉差,双足关节位置觉消失;双侧指鼻、轮替不准,反击征(+),跟膝胫试验不能完成。双手指“蠕动样”徐动,双上肢舞蹈动作偶伴肌阵挛,双下肢不自主蹬踏样动作,躯干多向左侧扭转;四肢肌腱反射对称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视觉系统的血液供应来源于
  • 眼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大脑中动脉


  • [多选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动脉瘤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处

    动静脉畸形是在原始血管网期发育障碍而形成的,其血管壁发育不全,厚薄不一,在血压突然升高,血流冲击下发生破裂

    炎性病变、脑组织梗死和肿瘤也可直接破坏脑动脉壁,导致管壁破裂

    血液凝血功能低下时,脑动脉壁也易破裂

  • 解析:动脉瘤​是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动脉瘤的形成可能是由动脉壁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联合作用导致。所以动脉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4%患有动脉瘤。但颅内动脉瘤不完全是先天异常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是后天生活中发展而来的,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的弹性逐渐减弱,在血流冲击等因素下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

  •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 肺脾肾功能障碍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可诊断为闭经的是( )
  • 既往月经不调,现7个月未行


  • [多选题]对新型隐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正常人的体表可有此菌

    鸽粪中大量含有该菌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黄疸的主要病机的是( )
  • 肾气不足


  • [多选题]辨别疼痛虚实的要点是( )
  • 疼痛的性质

    发病的缓急

    喜按或拒按


  • [多选题]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危险性包括
  • 诱发脑疝

    颅内感染

    再出血


  • [多选题]先天性肌强直的诊断包括以下几项
  • 症状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开始,逐渐加重,在成人期趋于稳定

    表现全身骨骼肌强直和肥大,表现为握手后不能立即放松,久坐后不能立即起立,症状在寒冷环境中加重

    体检可见到全身肌肉肥大

    叩击肌肉可出现肌球

  • 解析:肌电图示肌强直样电位,插入电位延长,扬声器出现轰炸机俯冲般或蛙鸣样特征性声响;;婴儿期或儿童期开始出现肌收缩后强直性痉挛,全身骨骼肌均受累,反复运动后症状可减轻,伴肌肥大,但肌萎缩、肌无力可不明显,动作笨拙,起动困难,寒冷不加重肌强直;叩击肌腹出现叩击性肌强直等,以及肌电图发现,可进行诊断。故选ABCD。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MRI医师 PRK-LASIK医师、技师 外科主治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