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题目:医院管理中强调的“三查七对”制度,其中的三查是指
解析:“三查”指的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指的是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浓度、方法。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
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
解析:人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加的现象,一般从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延续7~8小时。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进食蛋白质产生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能提供100kJ能量的蛋白质,在被摄入后所产生的特殊动力可达到30kJ,即进食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约为30%;糖和脂肪的特殊动力效应分别为6%和4%左右;进食混合性食物约为10%。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与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无关,可能主要与肝脏处理氨基酸或合成糖原等过程有关。排除A、D、E,进食时,我们要保证能量供应足够,而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并不能保证能量足够,选B。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持续性干咳而胸部X线片正常的情况最常见于
支气管哮喘
解析: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哮喘多无明显异常,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支气管扩张典型的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慢性支气管炎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心力衰竭,X线可见心影增大,肺结核可见肺野内圆形或片状阴影,为病灶。
[单选题]确定肺结核是否为传染源的最主要依据是
痰结核菌检查
解析:确定肺结核是否为传染源的最主要依据是痰结核菌检查是否阳性,阳性为传染源,否则无传染性。
[单选题]男,48岁。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查体:颈静脉充盈,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最可能的原因为
肺动脉栓塞
解析:胸痛,呼吸困难气促。咯血是肺动脉栓塞三联征,有时候晕厥是首发症状。颈静脉充盈,肺动脉瓣区亢进符合该疾病的体征。
[单选题]在上列各项中,能体现医生恪守尊重原则的是
保守患者的秘密和隐私
解析:尊重原则是指医务人员对患者人格尊严和自主性的尊重。患者的秘密和隐私涉及个人的私人领域,属于人格尊严权范围。因此,医生保守患者的秘密和隐私体现了医生恪守尊重原则,故而C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女,42岁,胃灼热半年,无吞咽困难,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
24小时食管pH监测
解析:胃灼热是断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应用便携式pH记录仪在生理状态下对患者进行24小时食管pH连续监测,可提供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并了解酸反流的程度及其与症状发生的关系。
[单选题]机体对创伤或感染代谢反应不同于禁食代谢反应的主要特点为
处理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解析:创伤或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促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正常。由于儿茶酚胺可直接抑制胰岛B细胞及肾清除增加等因素作用,致使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葡萄糖的处理能力降低,易导致高血糖、尿糖。饥饿时体内糖原分解增加,生成大量葡萄糖供机体利用。这是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创伤或感染时能量消耗较基础能量消耗增加约20%~30%,蛋白质分解增加,尿氮排出增加,机体出现负氮平衡,脂肪分解增加。故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