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终止

题目:法律关系的消灭指的是( )。

解析:解析: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法律关系演变的一个环节,就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完全消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公路上的井盖的行为,构成( )。
  • 破坏交通设施罪

  • 解析:解析: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的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没施,对交通设施的破坏间接造成了交通工具倾覆、毁坏后果的,应当以破坏交通设施罪论处。

  • [单选题]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
  • 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

  • 解析:解析: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仍然是维护阶级统治,表现在众多方面,其中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 [多选题]下列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了物质文明的社会性质

    从广义上讲,政治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

    政治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保障

    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 解析:解析:四选项是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的精练表述,都是正确的。特别注意A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了物质文明的社会性质,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单选题]以下表述符合我国当代法学理论界对广义“法律”认识的是( )。
  •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解析:解析:在我国现代法律理论中,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法律”的含义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而狭义“法律”的含义是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单选题]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法产生的是( )。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多选题]我国刑法典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 教唆犯

    胁从犯

  • 解析:解析:《刑法》第26条至第29条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选项A,B是刑法理论上的分类。

  • [单选题]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的起草机构是( )。
  • 宪法起草委员会

  • 解析:解析: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1954年宪法是由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的。

  • [单选题]乙女听说甲男能将10元变成100元,便将家里的2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2000元变成2万元。甲用红纸包着2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2小时后再打开看。乙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 盗窃罪

  • 解析:解析:诈骗罪的本质特征“骗”由于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致使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持有人产生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或处分财产;本案中乙女并没有将自己的钱处分给甲男,该钱是甲男趁乙女不注意采取调包措施得到的,性质是秘密窃取,因此构成盗窃罪。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在职硕士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