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质硬,敲碎后可见同心层纹

题目:牛黄中蛋黄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解析: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蛋黄多呈卵形、类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微甜,人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故此题应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燥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吐血

  • 解析:燥邪致病的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为水分缺乏的表现,故燥性干涩。燥邪侵袭人体,最易耗伤人体津液,造成阴津亏乏的病变,从而表现为口鼻干燥、口渴咽干、皮肤干燥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2.燥易伤肺,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故此题应选E。

  • [单选题]"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类型是
  • 伏而后发

  • 解析: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开创了伏气学说的先河。后世医家对伏气学说有所拓展,认为伏热、伏火,可由饮食、气候、情志等因素所诱发。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发为破伤风、狂犬病等亦属伏而后发。

  • [单选题]珍珠母的功效不包括
  • 软坚散结

  • 解析:珍珠母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惊悸失眠、目赤翳障、湿疮瘙痒,因此答案是A。

  • [单选题]肺痨咳嗽,咳嗽不甚时,应采取的主要治则是
  • 治本

  • 解析:肺痨咳嗽,咳嗽不甚时,应采取的主要治则是治本。故此题应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主管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