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下列关于环性心境障碍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
  • 正确答案 :ABDE
  • 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

    情感高涨与低落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

    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愉悦、活跃和积极;转变为抑郁后,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

    间歇期心境正常或相对正常,间歇时间可长达数月

  • 解析:①病程长达2年以上,反复出现众多轻躁狂症状和轻型抑郁症状; ②轻躁狂症状虽满足轻躁狂发作,但不满足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③抑郁症状不满足重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例如持续时间2周以内); ④不存在2个月以上无症状期; ⑤该障碍的前2年不存在重性抑郁症和躁狂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如果虽具有轻躁狂发作,但抑郁症状不满足重性抑郁症的持续时间;虽具有重性抑郁发作,但轻躁狂症状不满足轻躁狂发作,则被分类为未特定的双相性障碍。故排除C

  • [多选题]弦脉主病有( )
  • 正确答案 :ABCD
  • 肝胆病

    痛证

    痰饮

    疟疾


  • [单选题]现代精神科护理模式是
  • 正确答案 :D
  • 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模式

  • 解析:现代精神科护理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模式。

  • [单选题]患者女,21岁,汉族,未婚。3年前逐渐出现觉得食欲特别好,每餐进食至少半斤左右米饭,还要吃大量零食,总有一种未吃饱的感觉,因担心发胖,吃完饭后又偷偷躲到卫生间将食物抠出。近半年来,患者几乎每隔1~2天就出现吃大量食物,以后又自行呕吐出来,体重基本没有变化,脑部磁共振扫描未见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神经性贪食

  • 解析:该患者存在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行为,一次可进大量食物。每周发作超过两次,已持续3年。由于担心发胖,采取引吐的方法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这些符合神经性贪食的临床表现。

  • [单选题]神经衰弱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A
  • 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

  • 解析:神经衰弱指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等特点。故选A。

  • [多选题]因精神疾病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范围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E
  • 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精神障碍

    难治性的心境障碍

    难治性强迫障碍

  • 解析:以上疾病后期因精神障碍导致衰退,都会出现社会功能减退及不能劳动。

  • [单选题]男性,32岁,正在准备功课,因为口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当时就想这个东西为什么叫茶杯,为什么不叫茶林,从什么时候开始叫茶杯的,到底是谁首先取这个名字等。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C
  • 强迫性穷思竭虑

  • 解析: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其思维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而不能摆脱,这一症状在青少年中才可以看到,如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 ,“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性偏好障碍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异性症

  • 解析:易性症为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包括露阴症、恋物症、摩擦症、性施虐狂与性受虐狂等,故选C。

  • [单选题]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神经精神症状常出现于疾病晚期,亦可出现于疾病静止期

  • 解析:SLE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7~1:9,精神症状是SLE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约17%~50%。神经精神症状常出现于疾病晚期,亦可出现于疾病初期,有神经精神(NP)狼疮表现的均为病情活动患者。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较多见,可表现为谵妄状态,幻觉、妄想、猜疑以及冲动行为和情绪波动等。精神症状可适当使用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但应注意治疗SLE的药物本身可引起精神症状。

  • [单选题]碳酸锂重度中毒时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补充大量的高渗糖水

  • 解析:中毒时治疗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 查看原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病理学(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