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行为规范的迁移

题目: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解析:

爱劳动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家养成了,而后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 夸美纽斯

  • 解析:见对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介绍,他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

  • [单选题]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言论。
  • 康德

  • 解析:这是康德的原话,康德重视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

  • [单选题]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
  • 区分度

  • 解析:信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的可靠程度。效度指测验所获取的信息与评价或研究要求的相关程度。测验工具对同一类信息在程度上的差异的区分能力,称为区分度。难度是试题及试卷的难易程度。

  • [多选题]现代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起源于______美国的“指导运动”。( )
  • D.20世纪初期

  • 解析:

    D.20世纪初期


  • [多选题]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 设置问题情境

    确定问题或课题

    总结评价

    执行计划

    拟定解决课题方案

  • 解析: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出现较晚,是对系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否定。这种模式以杜威的“从做中学”为指导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亲身经历,重视直接经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意义。这种模式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其一般进程为: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 [多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 )。
  •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 [单选题]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 少年期

  • 解析:童年期是(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2~18岁)。

  • 推荐下载科目: 证券从业 人力资源师 司法考试 企业法律顾问 公共营养师 管理咨询师 教师公开招聘 技工类 营销师 食品安全员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