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题目:治疗哮喘痰热阻肺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解析:哮喘之痰热阻肺证证候:气喘,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咳嗽痰壅,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黄稠,身热,面红唇干,夜卧不安,烦躁不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治疗应首选
  • 二陈平胃汤

  • 解析:痞满痰湿内阻证,证候:脘腹痞满,闷塞不舒,胸膈满闷,头重如裹,身重肢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宽中。主方:二陈汤合平胃散。

  • [单选题]患儿,8岁。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伴见鼻衄、齿衄,尿色红赤,大便如柏油样,心烦,口渴,舌红,脉数有力。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 犀角地黄汤

  • 解析:血热妄行证型常见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此病例属血热妄行证型,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剂宜选犀角地黄汤加味。故选E。

  • [单选题]患者肺胀病史20年,呼吸浅促难续,声低气怯,倚息不能平卧,胸闷如窒,心慌、咳痰不爽,脉沉数无力。治疗应首选
  • 平喘固本汤

  • 解析:题中提供的病例应诊断为肺胀之肺肾气虚证。肺肾气虚则不能主气、纳气,治疗当以补肺纳肾,降气平喘为法。答案中具有上述功能的方剂首推平喘固本汤,此方既可补肺纳肾,又可降气化痰,从而达到止喘的目的。故B为正确答案。另外几个方剂与此相近的为七味都气丸,然其降气化痰定喘的作用不够;大补元煎纳肾、降气化痰之力更显不足;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则均是温补肾气、化气行水之剂,而非定喘专方,故可排除。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具有大补元气功效的药物是
  • 人参

  • 解析: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具有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

  • [单选题]隔姜灸的确切作用是
  • 解表祛寒、温中止呕

  • 解析:隔姜灸指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炷数,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本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 [单选题]麻黄是治疗下列哪一种病证之要药
  • 风寒无汗表实证

  • 解析: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

  • [单选题]隔蒜灸的适应证是( )
  • 瘰疬、初起的肿疡

  • 解析:隔蒜灸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近年来还用于肺结核等的辅助治疗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医学基础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