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2000~4000IU/d用1个月
题目:患儿,8个月,因夜间睡眠不安、多汗、易激惹就诊,体检可见患儿有方颅、肋膈沟,手镯、足镯。
解析:1.佝偻病激期除有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以及智力发育迟缓。佝偻病手镯或脚镯属于激期的表现。
【该题针对“儿科-实践能力1”知识点进行考核】
2.佝偻病活动期合理喂养,多晒太阳;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法:每日50~100ug(2000~4000IU)或[1,25-(OH)2D3]0.5~2.0ug,4周后改预防量,每日400IU。
【该题针对“儿科-实践能力1”知识点进行考核】
3.口服维生素D,4周后改预防量,每日400IU。
【该题针对“儿科-实践能力1”知识点进行考核】
4.
【该题针对“儿科-实践能力1”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受累的部位是
掌指关节及近端关节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正式组织的特点
不必讲究效率
[单选题]患儿男,8岁。老师反映上课动作过多,不能安静听课和完成作业,干扰课堂秩序,但智力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解析:这种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一、注意障碍,即注意力不集中,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二、活动过度,明显地活动过多,过分地不安静,喜欢通过各种工作来引起别人注意。三、冲动性,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事物刺激。指导意见:四、学习困难,智力表现正常,但由于其他症状影响,导致无法将精力用于学习。五、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等,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
[多选题]通过医院健康教育可以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促进医患关系
提供心理咨询
降低医疗成本
进行心理治疗期
解析:通过医院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进医患关系、提供心理咨询、降低医疗成本、进行心理治疗期等。故选ABCDE。
[单选题]以下关于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处理方式不妥的是
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解析: 1)协助排痰:鼓励清醒患儿用力咳痰,对咳嗽无力的患儿定时翻身拍背,边拍背边鼓励患儿咳嗽,使痰易于排出。 2)吸痰:无力咳嗽、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应定时给予吸痰。吸痰前充分给氧。动作需轻柔,负压不宜过大,吸痰时间不宜过长。 3)湿化与雾化吸入:可用加温湿化器,亦可用超声雾化器,湿化呼吸道,同时加人解痉、消炎、化痰药物,每日数次,每次15~20min,有利于痰液排出。 (3)合理给氧 一般采用鼻导管、口罩、头罩或面罩给氧,通常应给低流量(1~21/min)、低浓度(25%~30%)持续吸氧。在严重缺氧、紧急抢救时,可用高浓度高流量吸氧。但持续时间以不超过4~6h为宜。
[多选题]关于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叙述,正确的是
早餐应吃饱,不能空腹
食品制作中避免坚硬、油腻、辛辣
食谱应做到粗、细粮交替,荤、素食搭配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解析:食谱应根据身体状况经常更换。因此D选项错误
[单选题]不属于手消毒的指征是
实施侵入性医疗操作后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全身症状重
解析: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年龄、病原体及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年长儿症状较轻,以局部症状为主,无全身症状或全身症状较轻;婴儿病情大多较重,常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故选C。
[单选题]为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维生素D预防量至
2岁
解析:佝偻病好发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骨骼改变较重,服一般剂量的维生素D预防无效,因此应服维生素D预防量至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