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以上均可
题目:患者男性,37岁,因车祸伤后昏迷入院,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临床上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有
解析:降低颅内压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脑疝的关键,方法包括过度通气、适当抬高头部、利尿剂和液体限制、糖皮质激素和局部低温。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75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则服药。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痰,1天前出现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来诊,查血压200∕130mmHg,双侧肺底细湿啰音,心电图提示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此时降压药物应考虑首选
硝普钠
解析:患者存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降压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选择原则上要求起效快速且稳定、并发症少、安全、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临床上常选硝普钠。
[单选题]癫痫持续状态是指
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频繁出现,间歇期仍意识不清
解析:癫痫持续状态强调的是间歇期的意识不清。
[单选题]后期复苏应用阿托品,下列哪些效应不是阿托品的作用
心动过缓时一次给予2mg静注
[单选题]患者女性,42岁,胸闷、心悸12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一系列大小相同、形态如锯齿样的规则的扑动波,以Ⅱ、Ⅲ、aVF、Ⅴ1导联明显,考虑心房扑动,终止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方法是
同步直流电复律
解析:终止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同步直流电复律。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可转化为由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心房内产生250~350次∕分左右规则的冲动,引起快而协调的心房收缩,心室律多数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少数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均),心室率常在140~160次∕分之间。心房扑动也分为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其发生率较心房颤动少。临床表现:①轻者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有心悸、心慌、乏力;②严重者头晕、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少数患者可因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而引起脑栓塞;③心室律规则,140~160次∕分左右,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可较慢,且不规则;④有时心室率可因房室传导比例的转变而突然自动成倍增减,按摩颈动脉窦或压迫眼球可使心室率减慢或突然减半,解除压迫后又即恢复到原有心率水平,部分可听到心房收缩音。诊断依据:①常见病因与心房颤动基本相同。②心悸、心律规则或不规则,有时心率可突然减慢或突然加倍。③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一系列大小相同、形态如锯齿样的规则的扑动波,称F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相同,如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可呈宽大畸形;心室律可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也可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匀)。
[单选题]治疗热厥证的主方是( )
四逆散
[多选题]补充营养的途径包括
口服
周围静脉
胃管管饲
锁骨下静脉
高位小肠造口管饲
[单选题]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
风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