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下颌乳中切牙

题目:最早脱落的乳牙是

解析: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下颌乳中切牙,最早脱落的乳牙也是下颌乳中切牙。故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不包括
  • 承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处置措施的具体应用。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措施主要是:①应当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的资料;②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③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 [单选题]与牙周病致病性有关的菌体表面物质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在决定是否适合固定桥修复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 性别

  • 解析:考查固定桥修复的适应症,和性别没有关系。

  • [单选题]在口底黏膜的深面,从两侧向中线排列有下列重要的解剖结构,位于最近中线的是
  • 舌下动脉

  • 解析:口底黏膜深面从两侧向中线排列有舌下腺、下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及其伴行静脉、舌下动脉。其中,舌下动脉行于舌下腺与颏舌肌、颏舌骨肌之间,分支至舌下腺,该动脉前行于舌下区前部黏膜下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发出分支至舌系带,最近中线。故选B。

  • [单选题]面神经颞支损伤,临床上可出现的症状是
  • 同侧额纹消失

  • 解析:4.面神经受损的临床症状:颞支受损:同侧额纹消失,故1小题选E;颧支受损:同侧眼睑闭合不全,故2小题选D;颊支受损: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上唇运动力减弱或偏斜以及食物积存于颊部等症状,故3小题选C;下颌缘支受损:患侧口角下垂,流口水,故4小题选A。

  • [单选题]下述关于"腮腺鞘"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鞘的深层附于颅底,且增厚成蝶下颌韧带

  • 解析:腮腺咬肌筋膜来自颈深筋膜浅层,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被腮腺,形成腮腺鞘,A正确;腮腺鞘与其腺体紧密结合,并发出许多间隔,伸入腺体实质内,将其分隔为许多小叶,B正确;鞘的浅层特别致密,但其深层薄弱,C正确;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紧密相连,并发出索状纤维束,伸入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的裂隙中,D正确。腮腺鞘深层附于颅底,且增厚成茎突下颌韧带,不是蝶下颌韧带,选E。

  • [单选题]某地区12岁儿童DMFT为4.8按照WHO对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标准,该地区龋病流行等级为
  • 解析:WHO制定的龋病防治目标:2004~2010年青少年应达到的防治目标:12岁儿童恒牙龋均达到1.1以下。WHO对12岁儿童患龋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龋均(DMFT)0~1.1,流行等级--很低;1.2~2.6,流行等级--低;2.7~4.4,流行等级--中;4.5~6.5,流行等级--高;6.5以上,流行等级--很高。该地区12岁儿童DMFT为4.8,流行等级为高,故选D。过关点睛:龋均是衡量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标准。

  • [单选题]少见的腭裂类型不包括
  • 腭垂裂

  • 解析:根据硬腭和软腭部的骨质、黏膜、肌层的裂开程度和部位,对腭裂进行临床分类。腭垂裂临床上较多见,而其他的腭隐裂、混合型双侧腭裂、腭垂缺失和硬腭裂孔临床上均较少见,故选B。

  • [单选题]患者女,16岁,体健。主诉:双侧后牙咀嚼无力。检查:双侧下第一磨牙及下切牙袋深4~6mm,附着丧失3~4mm,且松动Ⅰ度,余牙无明显附着丧失。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青少年牙周炎

  • 解析: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青少年牙周炎。全身健康的女性,青春期(16岁)发病,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病变局限于第一磨牙和切牙,符合青少年牙周炎的特点。故此选择C。

  • 推荐下载科目: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中药师(代码:202)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CT技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超声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