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医学伦理原则不含
正确答案 :D
胆识
解析: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不伤害
有利
尊重
公正
[单选题]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病机的是
正确答案 :A
《素问·咳论》
解析:《素问·咳论》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正确答案 :B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解析:乌梅丸证
【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乌梅丸证的病机是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故治以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单选题]最早明确指出胁痛与肝胆病变相关的医籍是
正确答案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又称季肋痛或胁下痛。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关于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竹叶石膏汤组成药物的是
正确答案 :C
知母、生地
[单选题]牛膝具善下行之性,但此特点不能用于
正确答案 :C
气喘咳嗽
解析:牛膝
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应用:
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及跌打伤痛。
腰膝酸痛、下肢痿软。
淋证、水肿、小便不利。既能利水通淋,又能活血祛瘀。
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能导热下泄,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正确答案 :C
肾咳之中
解析: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单选题]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
正确答案 :B
相兼性
解析:相兼性:是指六淫致病常常是几种因,互相结合起来,同时侵袭机体,很少有仅仅是一种邪气侵袭机体,多是两个、或多个同时侵袭机体。
[单选题]被称为谏议之官的是
正确答案 :B
脾
[单选题]霍乱阳亡阴竭,症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当用下列何方主之
正确答案 :D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单选题]六味地黄丸和大补阴丸两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生地黄、怀牛膝
解析:六味地黄丸组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
大补阴丸组方熟地黄、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
[单选题]治疗虚寒性肺痿的主方是甘草干姜汤,其方中药物炮制与组合比例是
正确答案 :C
炙甘草倍于炮干姜
解析: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单选题]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B
消滞除满
解析:【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单选题]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
正确答案 :D
另煎
解析:人参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对服。
[单选题]引起瞳孔缩小的毒物有
正确答案 :C
有机磷
[单选题]"感冒"一词最早见于
正确答案 :C
《仁斋直指方》
解析: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