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有核红细胞

题目: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细胞是

解析: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有核红细胞,因为白细胞稀释液只能破坏细胞膜,而不能破坏细胞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不是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稀释液( )
  • 甲苯胺蓝稀释液


  • [单选题]细菌L型是指
  •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 解析: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理因素的直接破坏后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因其最先在Lister研究院发现,故称为细菌L型。

  • [单选题]继发于垂体病变的性幼稚症的临床生化检测结果不可能为( )
  • GnRH兴奋试验为正常反应

  • 解析:无论下丘脑病变还是垂体病变所致的继发性性幼稚症者,实验室检查均可见除性激素水平低下外,尚可出现促性腺激素LH、FSH水平亦低下。GnRH兴奋试验和氯米芬间接兴奋试验有助于病变部位诊断。二者均无反应或反应低下,提示病变部位为垂体性;若GnRH兴奋试验反应正常,而氯米芬间接兴奋试验无反应或反应弱,则病变往往在下丘脑水平。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再障的发病机制是与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介导因素有关。

  • [单选题]关于免疫固定电泳,错误的是
  • 敏感度低


  • [单选题]免疫浊度测定法出现测量误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钩状效应

  • 解析: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当抗原过量或抗体过量时直接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数量并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 [单选题]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常见病毒是
  • EB病毒

  • 解析:EBV青春期发生原发性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原发性CMV也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不及EB病毒常见。

  • [单选题]类癌最常见的部位是
  • 盲肠

  • 解析:类癌最常见的部位是盲肠。

  • [单选题]有关尿液分析仪描述错误的是
  • 细胞检查可替代镜检

  • 解析:任何仪器都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修复学(副高)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辽宁初级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护士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