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是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正确答案 :D
遵义会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这一次会议集中总结了王明等人的"左"倾冒进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故本题答案选D。
[单选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全新课题是( )。
正确答案 :D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全新课题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故本题答案选D。
[单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核心是( )。
正确答案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本题答案为B。
[单选题]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在三大方面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新高度。这三大方面的认识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人类阶级斗争的规律
解析: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水平;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水平。故本题答案选D。
[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概括,其中从社会层面进行概括的是( )。
正确答案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上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上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故选B。
[单选题]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正确答案 :B
社会道德风尚
[单选题]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践,形成了我党( )。
正确答案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解析: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即科学的分析综合,转化为系统的意见和办法。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人民群众中去实践,进行验证,并把正确的东西转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化为行动。这符合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因此,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 )。
正确答案 :B
依法执政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治国之道的历史经验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一科学结论,并对依法执政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故本题选B。
[单选题]下列关于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限制北部、控制东部和中部、优化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C项正确。继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积极支持光热发电。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积极开发沿海潮汐能资源。B项正确。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扶持政策。优化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限制东部、控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推进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化开采和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发展煤电。A项错误。加强陆上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有序开放矿业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油(气)。推进炼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拓展生物燃料等新的清洁油品来源。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单选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不动摇。
正确答案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故本题选A。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