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题目: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其女儿丙(13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乙死亡。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解析: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对教唆犯应当按单独犯论处。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间接正犯”,即间接实行犯。本题中甲即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 )。
  • 目的原则

  • 解析:解析: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有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等。其中,客观原则是首先应当考虑和坚持的原则。因为,划分部门法不是主观任意进行的,它有相对稳定的客观依据,这就是社会关系。我们应该考虑到不同社会关系的广泛程度以及法律、法规数量的多少。一般来讲,社会关系范围较大并且相应法律法规也较多的,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 [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之间合法的社会关系

  • 解析:解析: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因而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而不是相反。故A表述错误。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一切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都是法律关系,如没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内容的朋友关系等就不是法律关系。B表述错误。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符合法律规范)关系,具有合法性。故C表述正确。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所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庞大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有些领域是法律所调整的,有些是不属于法律调整或法律不宜调整的。即使那些受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也不能完全视为法律关系。如民事关系(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也只有经过民法的调整(即立法、执法和守法的运行机制)之后,才具有了法律上的意义,成为一类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故D表述错误。

  • [单选题]就法律的对人效力而言,我国采用( )原则。
  •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 解析:解析:在法律的对人效力方面,近现代国家多数均采用结合主义(也称折中主义、综合主义)原则,即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我国也是如此。

  • [多选题]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有( )。
  • 都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其内容都主要取决于有利于统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 解析:解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宪法与普通法律一样都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其内容都主要取决于有利于统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多选题]以下属于宋太祖时“务限法”规定的大理寺断案内容的是( )。
  • 大事限三十日

    中事限二十日

    小事限十日

  • 解析:解析:“务限法”是农务繁忙季节中停止民事审判的制度。“务”指农务。规定每年二月初一日“入务”,即开始进入农忙季节,直到九月三十日止,属于“务限”期,在“务限”期内州县官府停止受理有关田宅、婚姻、债负、地租等民事案件。限满之日即十月一日,称“务开”,方可受理审判上述民事诉讼,直至次年人务日为止。刑事审判方面,宋太祖时规定大理寺断案,大事限三十日,中事限二十日,小事限十日;刑部大事限十五日,中事限十日,小事限五日。太宗时把大理寺的大事期限缩短为二十五日。地方审判机关,大事限四十日,中事限二十日,小事限十日,过限者罚。

  • [多选题]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有( )。
  •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预备犯

  • 解析:AB

  • [多选题]关于遗赠扶养协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
  • 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必须是公民

    遗赠扶养协议只能是无偿行为

  • 解析:解析:A项错在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成为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B项错误在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行为。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