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

已满14岁不满16岁犯罪,但不予刑事处罚的人 未满14岁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人

题目:收容教养的对象包括( )。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 [单选题]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 )
  •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 解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孙某在死缓执行期间有过失犯罪,但无故意犯罪,故选C。

  • [单选题]围绕治安问题开展的社会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
  • 正确

  • 解析:解析:围绕治安问题开展的社会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 [单选题]人民警察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的,经批评教育、纪律处分仍不改正的,应当予以辞退。( )
  • 正确

  •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4条规定,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的。经批评、纪律处分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本题说法正确。

  • [单选题]依据有关规定,当事人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 )。
  • 可以口头方式提出

  • 解析:参见《刑事诉讼法》第2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第24条。我国法律实行有因回避,故不选B;回避申请既可以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头方式提出,故不选D;法律未限制在开庭审理前申请回避,故不选A。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执法资格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