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

题目:下列关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解析:解析:法律不同于其他的社会规范,它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即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为后盾,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不论是公法还是私法都具有强制性,故A错。人们遵守法律有三种状态,即最低状态、中层状态和高级状态。基于对法律的强制性的恐惧而遵守法律是守法的最低状态,故B错。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同样具有强制力,故C错。没有强制性,法律不能始终为人们自愿地遵守。故D正确。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张某花费6000元从一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并强行与钟某发生了性关系。对张某的行为应( )。
  • 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数罪并罚

  • 解析:解析:王某明知是被拐卖的妇女而收买,同时还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第241条第2款和第4款的规定,应该按照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

  • [多选题]规定公民有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我国宪法是( )。
  • 1954年宪法

    1982年宪法

  • 解析:解析:1954年宪法第9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控告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982年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中均未规定公民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 [单选题]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______。
  • 英国宪法

  • 解析:解析: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英国宪法。英国奉行议会主权原则,因此,对不成文宪法的监督职责也只能由议会自身承担。因此选A。

  • [单选题]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某甲的心理态度是( )。
  • 直接故意

  • 解析:解析: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说明某甲有杀人的故意。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说明某甲明知其开枪行为会造成某乙死亡的结果,仍然希望并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某甲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

  • [单选题]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作部分的补充和修改,但以下法律例外
  • 关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多选题]下列犯罪中,属于妨害司法罪的有( )。
  • 伪证罪

    打击报复证人罪

    扰乱法庭秩序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解析:解析:这四个选项都妨害了司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 [单选题]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所附条件违背法律规定的,应当( )。
  • 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所附条件违背法律规定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因此,BCD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答案。

  • [单选题]共同侵权人应承担( )。
  • 连带责任

  •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共同侵权的法律责任。

  • [单选题]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8条规定,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国家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从结构上看,这一法律规范缺少什么?( )
  • 假定

  • 解析:解析:在此题目中“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是行为模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假设,假设部分应该是:“如果有人扰乱社会秩序,致使……遭受严重损失的”。由于法律条文简洁的需要,该假定部分没有必要写出,故予以省略。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