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违反了刑法
题目: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 )。
解析:C【解析】刑事违法性是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法律特征,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具体表现,指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超出了一般的程度,已触犯了刑法。也就是说犯罪行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违法行为,而是刑事违法行为,即触犯刑法的行为。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的影响下,流水作用改变着地表形态。一次暴雨可使黄土高原的某些沟谷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数十米,即沟谷源头前进数十米。
侵蚀作用
解析:由“一次暴雨……,即沟谷源头前进数十米”可知文段描述的是大暴雨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这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故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南辕:北辙
声东:击西
解析:题干中词项两个词可组成成语,且前后词项表面看是并列关系,实际上两个词项在语义上是转折关系,B、C、D三项都是并列关系,只有A符合题意。
[多选题]关于国家形式与国家性质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国家性质是内容问题,而国家形式属于形式问题
国家形式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量的规定,而国家性质是质的规定
在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的关系中,二者都不能被忽视
解析:ABD从哲学的角度看,国家形式属于内容与形式中的形式问题,而国家性质是内容问题;或者在质与量的关系中,国家形式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量的规定,而国家性质则是质的规定。内容与形式,质与量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只重视一个方面而轻视另一个方面是错误的,国家形式对特定的国家本质具有反作用,有时国家形式问题也会转化为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二者的统一。选项C认为国家形式是处于次要位置的,这是错误的。
[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 )。
劳动
生活
教育
解析:ACD根据《宪法》第45条第3款的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故选A、C、D项。
[单选题]自1990年到2008年11月,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2项,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2008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 )。
①②
解析:①的说法明显正确,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故②也正确。
[单选题]张某因患精神病,其妻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应指定( )为张某的代理人。
张的父亲,75岁
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因本案为离婚诉讼。故选A。
[单选题]某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里在梦游时将同宿舍里的某乙杀死,某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是睡梦中无意识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解析:D【解析】梦游状态下的行为属于无意识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