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类风湿因子阳性导致免疫比浊法肌钙蛋白I检测假阳性

题目:男性患者,化验为甘油三酯1.8mmol/L、类风湿因子112U/ml、总胆红素54μmol/L。肌钙蛋白I检测:免疫比浊法(14.1ng/ml),电化学发光法(0.02ng/ml)。患者无心前区疼痛症状,试分析检测结果

解析:类风湿因子阳性(>110U/ml)导致免疫比浊法肌钙蛋白I检测假阳性,而胆红素和血脂浓度不足以导致假阳性结果。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糖尿病时出现白内障,其发病原因是
  • 山梨醇脱氢酶减少

  • 解析:糖尿病时,过高的葡萄糖进入晶状体转化形成的山梨醇不能代谢而逸出晶状体,最终导致某些蛋白质变性聚合或沉淀,从而形成白内障。

  • [单选题]下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不能检出抗核抗体的是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解析:其他4种均可检出抗核抗体,最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 [单选题]可用胶体金免疫技术检测的项目有( )
  • 以上都对


  • [单选题]关于分析敏感度的下列叙述何者是不正确的
  • 与真值有关

  • 解析:敏感度是指分析所能达到的最小检测能力,也就是能够检测出的被分析物浓度变化的最小值。这与真值也就是准确度没有任何关系。

  • [多选题]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具有抗凝作用的物质是 ( )
  • EPCR

    HMWK

    TFPI

    TM

  • 解析: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成分:1)调节血管舒缩的物质:内皮产生的松弛因子(EDRF)实质为一氧化氮(NO),可使血管扩张;前列环素(PGI2)可使血管扩张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内皮素(ET)可使血管收缩。2)调节凝血系统:内皮细胞可产生组织因子(TF),TF与凝血因子Ⅶ 形成复合物,凝血因子Ⅶ由酶原转变成酶,促进凝血过程。内皮细胞还可合成并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l),抑制组织因子活性。3)调节抗凝系统: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凝血酶调节蛋白,TM与凝血酶结合,可使凝血酶失去分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但具有激活蛋白C 的作用。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可加强活化的蛋白C(APC)的作用。内皮细胞也合成抗凝血酶l。4)调节血小板粘附、聚集:内皮细胞合成、贮存和释放抗出血因子,血小板通过vWF与细胞基底层薪附继而形成止血栓子。内皮细胞合成的硫酸乙酞肝素分布在细胞表面形成负电荷层,使血小板不易勃附。另外,内皮细胞产生的前列环素也抑制血小板聚集。5)调节纤溶系统:内皮细胞合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也合成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6)内皮细胞膜有多种粘附受体,有些属于结合素家族,通过这些受体及配基使内皮细胞与细胞基质和细胞勃合。

  • [单选题]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超过( )
  • 50ml


  • [单选题]链球菌与葡萄球菌可用作属间初步鉴别的试验是
  • 触酶试验

  • 解析:链球菌触酶试验阴性,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