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
题目:CT成像的依据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CT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1972年,亨斯菲尔德和他的同事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RSNA)上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CT机诞生
解析:1973年美国人Lauterbur完成了MRJ的实验室模拟成像工作,1978年第一台头部MRI设备投入临床使用。CT机是亨斯菲尔德发明的。伦琴发现了X线。1971年10月,世界上第一台CT机安装成功,获得了第1幅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部CT图像。
[单选题]垂体扫描层厚最佳的是
1~4mm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伪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调整照相的窗宽、窗位可消除伪影
[单选题]有关标准片所见的组合,错误的是
膝关节正位——腓骨小头与胫骨大部分重叠
解析:膝关节正位:腓骨小头与胫骨小部重叠(约为腓骨小头1/3)。
[单选题]对CT工作原理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X线穿透被照体时,其强度呈指数关系衰减
[单选题]AGFA DRYSTARMAMMO胶片用于下列哪种型号的相机
DRYSTAR 4500
[单选题]下述指标中,CT低于平片摄影的是
空间分辨率
[单选题]胰腺CT检查中,为清楚显示胰头可采用的方法是
右侧卧位
[单选题]表面线圈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图像信噪比
解析:表面线圈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图像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