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25年
题目: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______。
解析:解析:1991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5条规定:“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二十五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二十五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满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申请续展二十五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五十年。软件开发者的开发者身份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据此规定,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注:2001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 339号公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4条第2、3款则规定:“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 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 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 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依此新条例规定,本题正确答案应是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 )。
民法典
解析:解析: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经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民法通则和公司法属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民事习惯未必属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范畴,只有经过立法机关认可的民事习惯才能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范畴。
[单选题]某甲虚构某乙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并在众人中散布,某甲应构成( )。
诽谤罪
解析:解析:某甲虚构某乙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但其并没有向有关机关告发,而是在众人中散布,构成诽谤罪。
[单选题]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
某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乙的侮辱案提出控告
[单选题]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通过( )达到了一致。
犯罪构成的法定性
解析:解析: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有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才属于犯罪。
[单选题]某甲在国家机关任职,某乙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某甲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某甲答应给某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某乙见事未办成,要求某甲退回好处费,某甲拒不退还,并威胁某乙如果再来要钱,就告某乙行贿。对某甲的行为,应定( )。
受贿罪
解析:解析:注意受贿罪与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受贿罪的主要特征在于权钱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