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公安局以张某倒卖黄金为由,根据《金银管理条例》的规定,作出没收倒卖黄金款20,000元的处罚。但未向张某送达处罚决定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
公安局的处罚程序违法
解析: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应当在宣告后及时交付当事人。
[多选题]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ABD
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单选题]甲意图勒死乙,将乙勒昏后,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又用利刃将所谓的"尸体"分尸。事实上,乙并非死于甲的勒杀行为,而是死于甲的分尸行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D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多选题]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裁决?( )
正确答案 :AC
某县人民政府解决甲乙双方对土地使用权归属纠纷
某环境保护机关裁决某企业违法排污造成他人合法权益损害而引起的赔偿纠纷
解析:A项属于行政机关对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民事纠纷所作的裁决,B项属于行政仲裁,C项属于环保机关对与环保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损害赔偿纠纷所作的裁决,D项是行政调解。故AC项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司法拘留、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A
司法拘留是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行政拘留是行政制裁方法,被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的人均羁押在行政拘留所;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被刑事拘留的人羁押在看守所
[多选题]在陈某涉嫌交通肇事案中,顾某作为本案的目击证人出庭作证。因为顾某素来与被告人陈某有仇,被告人的家属在法庭上大声抗议,要求顾某回避,在其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被告人的家属冲到证人席将顾某殴打一顿。则下列说法中哪些选项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正确答案 :ACD
顾某虽然是目击证人,因为其素来与被告人陈某有仇,应当回避
审判长可以对陈某的家属处以l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
陈某的家属对罚款或者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核
解析:[考点] 回避制度;违反法庭秩序的处理
[单选题]如张某拟设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如张某死亡,其继承人可以继承投资人的身份
解析:本题考核个人独资企业的相关规定。
A项内容存在争议。《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6条第2款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从该条规定来看,A项说法是正确的。但辅导用书上的观点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字样,显然,本题采用了辅导用书的观点,故认为A项说法错误。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17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有关权利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或继承。因此,B项正确。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7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因此,C项错误。
《企业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因此,D项错误。
[多选题]高某系一抢劫案的被害人。关于高某的诉讼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ABCD
有权要求不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
如公安机关不立案,有权要求告知不立案的原因
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结论,经申请可以补充或者重新鉴定
如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多选题]甲在电视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本人丢失纯种牧羊犬一条,身高约90厘米,微胖,脖子处系she’s牌饰物一个。因主人与此狗感情深厚,有拾到此狗者可以获得报酬5000元。2007年9月3日”乙今年八岁,一日在路边玩耍发现此狗,带回家中,花去牛奶费100元,由于其母亲不愿乙整日与狗玩耍又找不到原权利人,因此以200元低价将狗卖给了“快乐宠物店”。2009年10月3日,甲在逛宠物商店时发现自己的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BCD
甲不可以向“快乐宠物店”要回其狗。
乙属无行为能力人,因此,悬赏广告的内容对其无效,乙不能获得报酬5000元。但是可以获得100元的必要费用。
甲可以向“快乐宠物店”要回其狗,但是需要支付200元。
解析:本题选择BCD,甲可以向“快乐宠物店”要回其狗,而且不需要支付200元。
[单选题]①特殊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②由于特殊身份必须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所以,性别、国籍等不可能成为特殊身份,首要分子则属于特殊身份。③挪用公款罪是真正身份犯,只有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但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④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从重处罚。这种情形称为不真正身份犯。关于上段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B
第②句错误,其他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