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胰瘘

题目:男性,60岁,进行性黄疸2个月。诊断为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第5天突然出现发热,全腹剧烈疼痛,腹胀,腹肌紧张,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升高,伤口局部流出清亮液体。

解析:该患者为胰头癌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表现,应考虑吻合口瘘。故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 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 解析: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命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例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在平时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但是,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胃管
  • 术前不插入

  • 解析:术前 (1)保护肝脏 (2)防止出血 ①避免使腹内压增高——恶心、呕吐、便秘、咳嗽、负重; ②避免干硬食物或刺激性食物;饮食不宜过热:口服药片应研成粉末冲服。 ③一般不放置胃管,必要时选细软胃管以轻巧手法插入。

  • [单选题]吴某,男,35岁,吸入性肺脓肿,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关于该病原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人群中带菌状态相当普遍

  •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人群中带菌状态相当普遍。对全身各系统均可引起感染性疾病,其中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综上,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B、D、E是错误的。选项B的描述符合大肠杆菌的分布特点。

  • [单选题]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
  • 术后24小时内

  • 解析:1.超急性排斥反应在移植手术后24小时内或更短时间内发生。 2.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于移植后1个月内,并往往在几周或术后1年内。

  • [单选题]降低烟酒的价格对吸烟、酗酒行为来讲是一种
  • 促成因素

  • 解析:1.降低烟草价格可以促使吸烟、酗酒行为得以实现,属促成因素。【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3.【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4.社会风气、大众传媒是健康行为重要的强化因素。 1.倾向因素 是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促成因素 是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强化因素 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5.代乳品价格昂贵是促使母乳喂养得以实现的促成因素,故选B。【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成人每天需碘量应为
  • 100~150μg

  • 解析:一般成人每天需碘量应为100~150μg,而孕妇及乳母每天应增加50μg。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二章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病理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