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嗜酸细胞胃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正确答案 :ABCDE
  • 腹痛

    腹泻

    恶心和呕吐

    腹腔积液

    青少年患者生长发育迟缓

  • 解析:表现为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焦虑、肠梗阻、腹水等慢性症状,有些病人的症状可持续多年。故全选。

  • [多选题]因为抑制胃酸分泌可提高胃内pH值而具有止血作用,所以临床对消化性或应激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多选用
  • 正确答案 :ABDE
  • 法莫替丁

    西咪替丁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 解析:抗分泌药物主要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1)组胺H2受体拮抗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竞争H2受体,从而使壁细胞内cAMP7产生及胃酸分泌减少,故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ABE正确。(2)质子泵抑制剂:胃酸分泌最后一步是壁细胞分泌膜内质子泵驱动细胞H+与小管内K+交换,质子泵即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减少任何刺激激发的酸分泌。故D正确。

  • [单选题]"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 )
  • 正确答案 :A
  • 邪气亢盛


  • [单选题]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 )
  • 正确答案 :D
  • 气结


  •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水肿型预后良好,但是出血坏死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与预后 ( )
  • 正确答案 :CE
  • 腹部B超或CT

    血糖与血钙


  • [单选题]积滞的病变脏腑主要在( )
  • 正确答案 :E
  • 脾、胃


  • [多选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CDE
  • 可有稀便、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常用药为西沙必利和多潘立酮

    均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

    疗程2~8周

  • 解析:1.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促动力药物成分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等。2.临床多见腹泻、腹痛、肠鸣等消化道反应,减量或停药后消失。3.餐前15-30min口服,疗程2~8周。

  • [单选题]患者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是因为( )
  • 正确答案 :C
  • 心火过旺


  • [多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
  • 正确答案 :ABCD
  • 适用于暴发型或重症患者

    病情控制后递减药量,维持数月,然后停药

    在减量或停药后可给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以免复发

    病变在左侧结肠可给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0ml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可减少激素不良反应

  •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症患者,病情控制后递减药量,维持数月,然后停药,在减量或停药后可给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以免复发,病变在左侧结肠可给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0ml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可减少激素不良反应。故选:ABCD。

  • [多选题]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哪些脏器
  • 正确答案 :ABCDE
  • 肝、胆

    食管

  • 解析: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肝、胆、胃、食管、胰、肠出现的疾病。故选:ABCDE。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中风病机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C
  • 积滞


  • [多选题]采用骨性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 )
  • 正确答案 :ABCE
  • 阳陵泉

    廉泉

    下关

    攒竹


  • [多选题]表明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为恶性的是
  • 正确答案 :BC
  • 出现局部和血管的侵袭

    肝多发性占位

  • 解析:位于胰腺的血管活性肠肽瘤中,80%系单发肿瘤,20%为多中心性肿瘤。75%分布在胰体、尾部,25%分布在胰头。有50%的胰源性VIPoma为恶性肿瘤,其中半数病人在作出诊断时已转移至肝脏或周围淋巴结中,也有的可转移至肺、胃或纵隔。大多数神经源性VIPoma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胰岛细胞增生也是VIPoma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此时并无肿瘤存在。故BC正确。

  • [多选题]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包括
  • 正确答案 :ABC
  • 判断有无肝损伤及其程度

    协助黄疸的鉴别诊断

    评价肝脏储备功能


  • [单选题]便秘的病机关键是( )
  • 正确答案 :B
  • 大肠传导功能失职


  • [多选题]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正确答案 :BCD
  • 尽管是一种嗜肝病毒,但除了主要感染肝细胞外,其他组织也可存在HCV

    容易变异,目前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基因1型是主要基因型

    HCV基因组可以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中C区最为保守,而包膜区最易变异,其中含有高变区,这也是丙型肝炎疫苗难以成功研制的重要原因

  • 解析:HCV为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属,存在于感染者肝细胞、白细胞和血浆中。HCV基因易变异,目前可至少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在我国以1b型为主。HCV基因组可以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中C区最为保守,而包膜区最易变异,其中含有高变区,这也是丙型肝炎疫苗难以成功研制的重要原因。故选:BCD。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