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Ⅰ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正确答案 :A
5~10天
[单选题]关于窦性停搏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长PP间距应是正常窦性PP间距的整数倍
解析:窦性停搏的长PP间距与正常窦性PP间距之间无倍数关系,而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长PP间距与正常窦性PP间距有倍数关系,应注意两者的鉴别。
[单选题]典型的缺血型ST段压低的表现是
正确答案 :A
下斜型和水平型压低
解析:ST段压低是心肌缺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其中以ST段下斜型和水平型压低最有意义。
[单选题]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
正确答案 :C
-30°~+90°
[单选题]女性,32岁。因感冒后1周,觉心悸、胸闷来诊。心电图示Ⅱ度文氏房室传导阻滞,其典型心电图特点是
正确答案 :D
P-R间期进行性延长伴QRS波脱漏
[单选题]在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存在的结间束数目是
正确答案 :C
3条
解析:在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存在3条特殊的快速传导通路,即结间束,分别是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和后结间束。
[多选题]下述哪些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正确答案 :BCDE
QRS间期大于0.12s
房室分离
心室夺获
心前区导联QRS波群方向成同向性
解析: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同时伴有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心前区导联QRS波群方向成同向性的特点。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图各间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60~70ms
解析:PA间期指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到希氏束电图A波起点的间期,反映右心房内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AH间期指希氏束电图A波的起点到H波起点的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改变
正确答案 :C
QRS波群前出现倒置的P波
[单选题]Einthoven定律是指
正确答案 :B
I+Ⅲ=Ⅱ
解析:Ⅰ+Ⅲ=Ⅱ公式称为Einthoven定律(法则),可以用来判断导联电极有无接错。
[多选题]干扰性PR间期延长见于
正确答案 :ABCD
发生较早的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心动过速
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
隐匿性希氏束期前收缩或分支性期前收缩引起的"伪一度房室阻滞"
解析:病理性PR间期延长需与干扰性PR间期延长相鉴别。干扰性PR间期延长常见于以下情况:①发生较早的房性期前收缩;②房性心动过速;③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④隐匿性希氏束期前收缩或分支性期前收缩引起的"伪一度房室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关于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以上都不对
解析: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主要应用于12导联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记录的心电图波形接近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有很大帮助。
[单选题]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
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单选题]关于Bachmann束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常伴有PR段偏移
解析:上房间束(Bachmann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可产生二尖瓣型P波改变,称为不完全性房内(房间束)阻滞,诊断时需要排除左心房肥大。PR段偏移常见于心房梗死。
[多选题]正常房室结
正确答案 :BCD
既有传导性又有自律性
位于房间隔的右后下部,三尖瓣附着部的上方
血供通常来自右冠状动脉
[单选题]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如果负荷和静态显像都有局部放射性缺损,提示该部位
正确答案 :D
心肌梗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