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硫黄样颗粒实际是
  • 正确答案 :A
  • 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 解析: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脓样分泌物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黄样颗粒。它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 [单选题]肾脏中含量最多的酶是
  • 正确答案 :A
  • γ-GT

  • 解析:肾脏中含量最多的酶是γ-GT。

  • [单选题]LDL中的主要蛋白质是
  • 正确答案 :C
  • ApoB

  • 解析:LDL中主要的载脂蛋白是ApoB,占95%以上,仅含有少量Apo-C和Apo-E。

  • [单选题]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步骤是( )
  • 正确答案 :A
  • 结晶紫或龙胆紫液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或沙黄液复染

  • 解析: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步骤:(1)初染: 加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2)媒染: 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3)脱色: 将载玻片上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30秒,立即用水冲净酒精。(4)复染: 用番红液染1—2分钟,水洗。

  • [单选题]革兰染色的顺序是
  • 正确答案 :D
  • 结晶紫--碘液--酒精--复红

  • 解析:革兰染色顺序是:涂片--固定--染色(结晶紫、碘液)--脱色(酒精)--复染(复红)。

  • [单选题]Addis计数红细胞参考值应小于
  • 正确答案 :A
  • 50万个/12h

  • 解析:依据参考值范围:Addis计数红细胞参考值<50万个/12h。

  • [单选题]正常人体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E
  • 使非极性化合物变为极性化合物,利于排出体外

  • 解析:生物转化提高药物极性和水溶性,使大多数药物失去药理活性,有利于药物排出体外。

  • [单选题]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解析: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基底层细胞包括内底层细胞和外底层细胞。表层细胞可分为角化前细胞、不全角化细胞和完全角化细胞。

  • [单选题]在急性时相反应中,以下哪项蛋白不增高
  • 正确答案 :E
  • ALB

  • 解析: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血浆浓度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显著上升,另外有三种蛋白质即前清蛋白、清蛋白和转铁蛋白相应低下。

  •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血管外溶血的实验室指标
  • 正确答案 :E
  • 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

  • 解析:血管内溶血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下降,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慢性可见阳性,血管外溶血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一般阴性。

  • [单选题]在我国,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 )
  • 正确答案 :C
  • 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 解析:在我国,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感染。

  • [单选题]患儿,男,15个月,头颅小,貌丑,不会说话与站立,经询其母在怀孕期有饮酒史,且较频,可能患( )
  • 正确答案 :C
  • 胎儿性乙醇综合征

  • 解析: 胎儿酒精综合征系指母亲在妊娠期间嗜酒,从而造成胎儿在宫内与出生后生长发育的障碍。主要临床特征为:患儿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和多种畸形。

  • [单选题]人类肠道病毒,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轮状病毒

  • 解析:轮状病毒属于急性胃肠炎病毒。

  • [单选题]单向琼脂扩散法制板时是将
  • 正确答案 :A
  • 抗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

  • 解析:平板法单向琼脂放散试验是将抗体加入到琼脂糖内制板。

  • [单选题]一粪便标本的食物残渣,显微镜下可见无色或微黄色束状的边缘不清晰的条状物,加醋酸后可膨大成胶状,可能是
  • 正确答案 :C
  • 胶原纤维

  • 解析:显微镜下可见无色或微黄色、束状,边缘不清晰的条状物,加醋酸后可膨大呈胶状,可能是胶原纤维。

  • [单选题]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进行的生殖是
  • 正确答案 :A
  • 裂体增殖及配子生殖的开始

  • 解析: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进行的生殖是裂体增殖及配子生殖的开始。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急救护理(正高) 中药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护理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LA医师 护士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