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液-固色谱法
题目: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目前色谱法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解析: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时发明了柱色谱法(液-固色谱法),这种方法是把硅藻土〔现在常用石英砂或氧化铝粉末〕粉末置于玻璃管中,在上端倒入混合物溶液.待溶液被硅藻土粉末吸附后用待分离的溶剂淋洗,当溶剂流下时,由于不同成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而分开.若是有色物质则形成一围圈色带.库恩利用这个被埋没多年的方法,用氧化铝和碳酸钙粉末的色谱柱成功地将胡萝卜素分离成α和β两个同分异构体.此后他又发现了多种新的类胡萝卜素.并制成了纯品进行结构分析,大大丰富了人们对类胡萝卜素的认识.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微生物何种不具有细胞壁结构( )
支原体
[多选题]糖尿病可诱发哪些急性并发症 ( )
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高渗性酮症高血糖昏迷
解析:起病隐匿,易漏诊,但超重及肥胖者占多数。虽然餐后血糖已有升高,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视力模糊、外阴瘙痒、阳痿等,也常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高血压、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等的表现。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可能与热量控制过低有关,病重卧床、活动量不足、优降糖或胰岛素用量过大时出现。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心血管及神经病变、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眼病为常见,而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为严重急性并发症,多发生于原来轻症糖尿病或无糖尿病史者,病死率常高达50%左右。主要诱因为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停用胰岛素,或在对症治疗时补充过多葡萄糖、应用皮质激素等药物所致。糖尿病可诱发的急性并发症:1. 酮症酸中毒 2. 乳酸性酸中毒 3. 高渗性酮症高血糖昏迷。
[单选题]关于未分化癌,错误的说法是 ( )
细胞体积较小,核较小,而胞质较多
[单选题]DNA复制时,以5′TAGA3′为母链模板,则合成的子链相应序列为( )
5′TCTA3′
解析:考点:半保留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母链模板为5′TAGA3′,子链为3′ATCT5′,即5′TCTA3′。
[单选题]与骨髓瘤患者基因相关位点主要存在于 ( )
1号、11号和14号染色体
[单选题]鉴定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最确切根据是
血清学反应
解析:鉴定肠道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最确切根据是血清学免疫反应,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由于抗原决定簇的组成、结构以及排列不同,所诱导产生的抗体也不同。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不能与其他抗体相结合。
[单选题]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下列哪个部位被吸收
十二指肠及空肠
[多选题]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为
溶细胞作用
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
炎症介质作用
中和与溶解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