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髂-股静脉

题目:女,40岁。产后卧床5天,突发左下肢肿胀、疼痛。查体:左股三角区压痛阳性,左大腿肿胀,皮温升高,小腿前静脉扩张,无压痛,该患者血栓形成最可能的部位是

解析:患者产后卧床休息5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症状体征表现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根据急性期血栓形成的解剖部位分型:①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左侧。起病急,全下肢明显肿胀,患侧腘窝,股三角区有压痛及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均升高。②周围型,包括股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限于股静脉的血栓形成,主要为大腿肿痛,由于髂一股静脉通畅故不易造成下肢肿胀。局限于小腿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特点为突发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Homans征阳性。③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肌层均有压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和脉率加快(股白肿),也可能病情急速进展,患侧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可能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液供应障碍。处理不及时可能发生坏疽。故本题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起病1周必有的症状是
  • 四肢弛缓性瘫痪

  • 解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四季均有发病,夏、秋季节多见,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少数起病较缓慢,主要表现如下运动障碍:1、肢体瘫痪 。2、射干肌瘫痪。3、颅神经麻痹。症状体征1、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到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肢体对称性驰缓性瘫痪,通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常较远端明显,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完全性瘫、呼吸肌和吞咽肌麻痹,危及生命。如对称性瘫痪在数日内自下肢上升至上肢并累及脑神经,称为Landry上升性麻痹,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发生轴索变性可见肌萎缩。2、感觉主诉通常不如运动症状明显,但较常见,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麻木、刺痛和不适感等,可先于瘫痪或同时出现,约30%的患者有肌肉痛。感觉缺失较少见,呈手套袜子形分布,振动觉和关节运动觉不受累。少数病例出现Kernig征、Lasegue征等神经根刺激征。 3、少数患者出现脑神经麻痹,可为首发症状,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其次为球麻痹,数日内必然会出现肢体瘫痪。CSF蛋白细胞分离并不是一定在发病一周内必有的症状。

  • [单选题]治疗胆囊结石,方法正确又效果确切的是
  • 胆囊切除术

  • 解析:药物溶石疗法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并可刺激结肠引起腹泻,且停药容易复发。故不选A。体外震波碎石法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适应范围严格,故不选B。经皮胆囊取石术指在超声波引导下先做经皮胆囊穿刺,然后扩大穿刺针道并插入胆囊镜至胆囊,在胆囊镜直视下用超声波将结石粉碎,并将粉碎结石吸出。残留率极高,故不选C。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胆囊切除术时如有胆管结石或者有胆管扩张等状况时才行胆总管探查引流术。故排除E,选D。

  • [单选题]孕妇女,23岁。月经周期规律,其末次月经为2007年5月17日,则其预产期为
  • 2月24日

  • 解析:由末次月经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按末次月经第1日算起,月份-3或+9,日数+7。本题中,预产期月份=5-3=2月,日期=17+7=24日,则预产期为2008年2月24日。答案为E。

  • [单选题]所测口腔温度为38.5℃属于
  • 中度发热

  • 解析:体温升高不超过38℃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40℃为高热;超过41℃为过高热。

  • [单选题]治疗孕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首选
  • 红霉素

  • 解析:因细胞外的衣原体对抗生素不敏感,细胞内的衣原体对抗生素敏感,故应选用对细胞穿透性好的抗生素。孕妇常用红霉素,禁用多西环素及氧氟沙星,对于不能耐受红霉素时,可用阿莫西林。故首选红霉素,选A。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核医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风湿病(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