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清肌酐法
题目:大多数药物在作用部位或组织中的浓度与血中药物浓度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作用部位浓度的变化。而血药浓度受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在个体化用药过程中,要达到优化的治疗目的,就应该借助药动学方法确定给药方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患者高血压、心衰,长期用降压药合并利尿剂呋塞米20mg,每日二次口服,最近自感全身无力明显,应注意是否出现
低血钾
低血钠
[单选题]下列关于污染热原的途径,错误的是
灭菌不彻底
解析:污染热原的途径:从溶媒中带入,从原料中带入,从容器、用具和管道中带入,生产过程中污染,从输液器中带入。
[单选题]巴比妥中毒导致休克的原因是
毒物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解析:巴比妥类药物为中枢神经抑制剂,可抑制丙酮酸氧化酶系统,从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机能,使整个大脑皮质产生弥漫性的抑制,大剂量巴比妥类可直接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周围血管扩张,导致休克。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并可并发肝肾掼害。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如嗜睡、言语不清,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衰竭及休克。
[多选题]关于效应强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
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常用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剂量来表示
[单选题]薄膜衣中加入增塑剂的机制为
提高衣层的柔韧性,增加其抗撞击的强度
解析:一些成膜材料在温度降低以后,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其大分子的可动性变小,使衣层硬而脆,缺乏必要的柔韧性,因而容易破碎,例如丙烯酸树脂类。加入增塑剂的目的是降低玻璃转变温度,使衣层柔韧性增加。常用的增塑剂多为无定形聚合物,分子量相对较大,并与成膜材料有较强亲和力。不溶于水的增塑剂有利于降低衣层的透水性,从而能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但应考虑增塑剂与成膜材料的互溶性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常用的增塑剂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
[多选题]单剂量大于0.5g的药物不宜制备
气雾剂
透皮给药系统
解析:在药剂学中单剂量是指一次投与患者的治疗剂量。对片剂、胶囊剂这类剂型,由于工艺方面的问题以及打片冲模大小或胶囊型号大小所限,不易打成0.5g以上片剂或将0.5g以上的药物装入胶囊剂中,可打成多个小片或装入多个小胶囊中,一次单剂量投药对投予多片或多粒,仍能满足单剂量投予0.5g以上药物需要。但注射剂中肌肉注射体积最大为5ml,若0.5g上的药物不能制成5ml的注射液就不能制成用于肌肉注射的注射液。但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则注射体积可由5ml至数百毫升乃至千余毫升,故单剂量大于0.5g以上的药物仍然可制成注射液注射,用增大注射液的体积来实现。但对气雾剂、经皮给药系统制剂,由于给药途径的限制,不可能不受限制地增加投药体积,故单剂量给药量大于0.5g药物,不适于制成气雾剂和经皮吸收制剂。
[单选题]注射剂最合适的保管温度和相对湿度为
2~10℃,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