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
  • 正确答案 :ACD
  • 生产

    交换

    消费

  • 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 [单选题]中华民族崇尚亲邦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法则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和而不同”正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体现。

  • [单选题]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__________环月飞行482天后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圆满句号。
  • 正确答案 :B
  • 嫦娥一号卫星

  • 解析: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南纬1.50度、东经52.36度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单选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A
  • 省长

  • 解析:监察部监察的对象为:一是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公务员;二是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三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一是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务员;二是本级人民政府及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三是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 [单选题]下列四句话中有一句话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请把这个有歧义的句子找出来( )。
  • 正确答案 :C
  • 新来的水库工地的技术员走进屋就嚷了起来:“我现在就要热饭”

  • 解析:“热”可以看作形容词,理解为要吃热的饭,也可以用作动词,理解为将冷饭加热再吃。

  • [单选题]古典诗歌的译者不是古人,他无需为古人翻译,无论是原诗所属的古人,还是译诗所属的古人。事实上,采用英诗传统格律,当代英语读者并不买账。自新诗运动以来,英诗的创作已彻底摆脱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翻译也是如此。美国新诗运动的主帅庞德以自由体译中国古典诗歌18首,大受欢迎,掀起了一个翻译中国诗的热潮,同时也为刚刚起步的新一代诗人输送了外来营养。英国汉学家韦利紧随其后,一反传统汉学家固守英诗格律的观念,采用自由的“弹跳律”翻译汉诗。
  • 正确答案 :D
  • 中国古代诗歌

  • 解析:词语理解题。本段文字理解起来较难。通过前两句我们并不能判断"原诗"的具体所指,只能笼统的推断其应该是古典诗歌。第三句过渡,把话题引向了古典诗歌的翻译,接下来作者则举例着重介绍了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英新诗,并标明了对这一做法的支持。因此前面所提到的"原诗"则可推定其侧重指中国的古代诗歌而并非指具体的原创诗歌或者泛泛的所有古典诗,B项和D项排除;英诗传统格律和新诗都只是翻译中国古代诗歌的工具或者形式,A项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 [单选题]“高”是天的一种特性,是天坛的意境美之一。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圆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 正确答案 :E
  • 突出崇高感,强化敬畏上苍的心情

  •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解说了天坛“高”的特性,最后一句点出了天坛“高”的内涵,即“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D项的表述与此最相符,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
  • 正确答案 :C
  • 肺、肠

  • 解析:【解析】出血性梗死常见于肺和肠。原因是肺和肠的组织较疏松,梗死初期疏松的组织间隙内可容纳多量漏出的血液,当组织坏死吸收水分而膨胀时,也不能把漏出的血液挤出梗死灶外,因此梗死灶为出血性。

  • [单选题]安定的住房,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第一步。城市如果要让生活更美化,就要从让每个人都住有所居开始。但住房问题又是城市最大的挑战,“房荒是城市特有的问题”。恩格斯1872年的名著《论住宅问题》就提出住房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带来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从而产生住房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住房短缺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病”。
  • 正确答案 :E
  • 住房短缺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

  • 解析:A项只是文段的引子,以此引出城市的住房问题,它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文段并未提及住房问题如何解决,故排除B。C项说的是“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未能与城市的住房问题相联系,过于笼统,排除。本题答案选D。

  • [单选题]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 正确答案 :A
  • 公文发布的时间

  • 解析:21.A[解析]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公文发布的时间.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国家电网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