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无有效治疗,预后不良
题目:高某,男,63岁。4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减退,近1年日益加重,不认识女儿,捡废旧物品,出门找不到家,不会穿衣,常呆坐、呆立、呆望,不言不语,对人冷淡,不关心家人。既往史:有冶游史。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障碍,记忆障碍,个位数计算正确,两位数加法常错,夜间不眠,到处摸索,说身边有人唱歌内容听不清,流露出悲观情绪,未见自杀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化验:康华试验阴性,CSF正常,CT:脑萎缩,额颞叶明显。
解析: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只有改善症状,但不能治愈,故该类患者预后不佳。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14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认为自己不及同学苗条,饮食吃得愈来愈少,体重由头年36kg降至就诊时的22kg,但精神状况尚可,父母因见其明显消瘦,多次带她到当地医院求治,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此患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神经性厌食
解析:该患者存在有意控制自己的进食,体重明显下降,而且这些表现也不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造成的,这些都符合神经性厌食的临床表现。
[单选题]关于评定量表的价值,错误的是
趣味性
解析:评定量表的价值在于客观性,数量化,规范化,内容细致。趣味性可排除。
[单选题]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
出血夹有血块
[单选题]女性,30岁,某日带孩子去看电影,走到电影院门口发现新种了几棵梧桐树,立即断定这意味着有人要绑架自己的孩子。住院后她解释说:“梧桐就是无童,这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此症状是
病理象征性思维
解析: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指用无关的、不被大家所理解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也见于躁狂发作,因此选择选项B。
[单选题]有关医德评价,哪项不对
医德评价有法律监控的作用
解析:医德评价是指病人、社会其他成员以及医务人员依据一定的医德理论、规范,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活动之道德价值所做出的善恶评判。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医德评价可分为两种: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是指病人和社会其他成员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活动的道德评价。自我评价是医务人员自身对其医疗卫生保健行为的道德评价。医德评价的意义:医德评价是医务人员行为、医疗卫生保健单位活动的监视器和调节器;维护医德原则、规范和准则的重要保障;使医德原则、规范和准则转化为医务人员行为和医疗卫生保健单位活动的中介和桥梁。
[单选题]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单卵孪生的同病率较双卵孪生高
4~6倍
解析: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单卵孪生的同病率较双卵孪生高 4~6倍。
[单选题]心理干预的最终目标是
促进个体、人际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解析:通过心理治疗对来访者进行干预,主要包括两类反应:第一类是负反馈,即减少或消除暴力、愤怒、焦虑等不良行为或心理体验;第二类是正反馈,即促进、增强同情心、同理心、爱心等正面体验,培植希望、幽默与宽容。但是,这两种反应均服务于心理干预的最终目标--个体、人际系统的和谐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