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液

题目:钩端螺旋体感染第1周应采集哪种标本观察螺旋体

解析:于发病1周内的钩体血症期,在抗生素治疗前以无菌操作抽取静脉血,即刻接种进行培养或动物实验,此时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患者于发病1周左右开始出现IgM特异性抗体,随后是IgG,于病程1个月左右其效价达高峰,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常于发病初期和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液,测定血清抗体滴度的消长;或采集单份血样测定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尿液发病第2周起患者尿中逐渐出现钩体,第3周达高峰。由于肾脏中钩体不受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故患者持续从尿液中排菌可达数周之久。留取标本前需碱化尿液。发病1周内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在抗生素治疗前于无菌条件下做腰穿,收集脑脊液。当疑有钩体病的患者或动物死亡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其肝脏或肾脏组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流式细胞术的样本前处理和荧光标记抗体反应中,正确的是
  • 同型对照抗体作用在于去掉非特异性染色的干扰

  • 解析:组织样本检测前需进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FITC对pH值特别敏感,当pH值<8时,其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E的荧光强度比FITC强19倍,故对低表达的CD分子应采用PE标记抗体检测;同型对照抗体作用在于去掉非特异性染色的干扰;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温度最好在20℃以下,温度升高荧光强度下降。

  • [单选题]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与下列何种疾病的诊断关系不大
  •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解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放射线照射反应均可有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 [单选题]MIC是
  • 最小抑菌浓度

  • 解析:稀释法药敏实验的结果以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IC)。

  • [单选题]白假丝酵母菌常引起
  • 皮肤黏膜、内脏感染

  • 解析:白假丝酵母菌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可以是皮肤黏膜浅表部位,也可以达深部内脏,甚至中枢神经系统。

  • [单选题]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找到下列何种细胞
  • R-S细胞

  • 解析:典型的R-S细胞在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 [单选题]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的90%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μ)的范围应该是( )
  • -1.645~+1.645


  • [单选题]沙门菌属不具有的抗原为
  • K抗原

  • 解析:沙门菌属具有O、H抗原,还有有Vi、M和5抗原三种表面抗原,唯独没有K抗原。

  • [单选题]下列微生物除哪种外均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真菌

  • 解析:真菌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放射医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