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P波正负双向,高振幅的部位
题目:采用食管心电图进行食管电极定位时,最佳的起搏位置是
解析:食管心电图P波形态为正负双向,且高振幅,表示电极导管位于心房区,常是最佳的起搏部位。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希氏束部位刺激形成正常QRS波群时,该部位记录到的是右束支电位
解析:希氏束部位刺激形成正常QRS波群时,该部位记录到的是希氏束电位,而非右束支电位。
[单选题]以下为提示电池耗竭需要更换起搏器的指征,其中错误的是
脉宽减少50%
解析:提示电池耗竭需要更换起搏器的指征包括:①起搏频率下降10%或磁铁频率下降10%;②电压下降15%~20%;③脉宽增加10%~15%;④电池内阻明显增大。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图各间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
解析:PA间期指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到希氏束电图A波起点的间期,反映右心房内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AH间期指希氏束电图A波的起点到H波起点的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单选题]完善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是
以上都是
[单选题]出自《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是( )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
[单选题]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检测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
解析:QT间期离散度检测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易于推广普及。目前,QT间期离散度测量方法的标准化、正常值及临床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单选题]1957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Norman J.Holter
解析:1957年,美国NormanJ.Holter首先发明和研制成功连续记录体表心电图的记录仪。因此,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监测。